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仪》
作者: 司空图
昨日登班缀柏台,更惭起草属微才。
锦窠不是寻常锦,兼向丘迟夺得来。
白话文翻译:
昨天我登上缀柏台,感到更加惭愧,自己的才华微薄。
这锦绣的鸟巢可不是普通的锦,还是从丘迟那里得到的。
注释:
- 班缀柏台: 班缀是指缠绕的意思,柏台是指用柏树搭建的台;这里象征高雅的场所。
- 起草属: 指写作或创作,草属是草率的意思,反映了自己对写作的自卑感。
- 锦窠: 鸟巢,象征着美好的环境和成就。
- 丘迟: 是唐代著名的诗人,通常与才华横溢联系在一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约837年-908年),字子长,号高逸,唐代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古文,尤以其诗歌的清新脱俗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创作背景:
《少仪》创作于唐代,社会环境相对繁荣,文人众多,竞争激烈。诗人以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才华的自卑和对前辈的敬仰。
诗歌鉴赏:
《少仪》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反思与对他人的敬意。首句“昨日登班缀柏台”描绘了一个高雅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感到自己的才华微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接下来的“锦窠不是寻常锦”则引入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意象,锦绣的鸟巢不仅仅是美丽的象征,更代表了成功与成就。诗人在此以丘迟为例,暗示自己的成就与他人的差距,体现了诗人对前辈的崇敬与对自身才华的谦卑。这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生动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表现出一种自省的情感,既有对自我的反思,也有对他人成就的赞美,深具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昨日登班缀柏台”:诗人回忆昨日的登高之行,柏台象征着高尚的追求与理想。
- “更惭起草属微才”:诗人感到自己的才华渺小,对比于他人更显得无力。
- “锦窠不是寻常锦”:强调了鸟巢的珍贵,象征着非凡的成就。
- “兼向丘迟夺得来”:讲述了成就的获得不是偶然,而是经过努力与时间的积累。
修辞手法:
- 对比:自我与丘迟的成就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自卑感。
- 象征:锦窠象征着成功与美好,柏台象征理想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个人对自身才华的自省与对前辈的崇敬,表现了一种谦逊的态度。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柏台: 象征高尚的追求与理想。
- 锦窠: 象征成功与成就,代表着诗人的向往。
- 丘迟: 代表着文学成就与才华,成为诗人自省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少仪》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司空图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锦窠”象征着什么?
A. 普通
B. 成功与成就
C. 失败
D. 平凡 -
诗人对丘迟的态度是?
A. 嫉妒
B. 崇敬
C. 不屑
D. 漠然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可将《少仪》与李白的《庐山谣》进行对比,前者侧重于自我反思,抒发对才华的自卑;后者则强调自然的壮丽与个体的渺小。两者均在不同的角度上探讨了人类在自然与社会中的位置。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全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