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书边事》

时间: 2025-01-14 21:32:17

万里沙西寇已平,犬羊群外筑空城。

分营夜火烧云远,

校猎秋雕掠草轻。

秦将力随胡马竭,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再书边事
作者: 张乔 〔唐代〕

万里沙西寇已平,
犬羊群外筑空城。
分营夜火烧云远,
校猎秋雕掠草轻。
秦将力随胡马竭,
蕃河流入汉家清。
羌戎不识干戈老,
须贺当时圣主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境地区的安定局势。万里之外,沙洲上的敌人已经被平定,只有犬羊在空城外徘徊。夜晚的营地里,火光映照着远处的云彩,猎人们在秋天的草地上轻盈地追逐雕鸟。秦国的将领们在战斗中精疲力竭,蕃河的水流清澈地流入汉朝的领土。羌戎的战士们已经不再认识战斗的老练,唯愿祝福当年的明君圣主。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寇:指西方的敌人。
  • 犬羊:指边疆的牧畜,象征一种安宁的生活状态。
  • 筑空城:指在边境建立的防御性建筑,虽然是空城,暗示敌人已退去。
  • 分营:军队分营扎寨。
  • 夜火:指营地的篝火。
  • 秋雕:指秋天飞翔的雕鸟,象征猎物。
  • 秦将:指秦国的将领。
  • 胡马:指胡人骑的马,象征外族的侵扰。
  • 羌戎:指羌族和戎族,边疆的少数民族。
  • 圣主:指明君,表示对统治者的尊敬。

典故解析:

  • 秦将:历史上秦国的将领多次出征西北,抵御外敌,代表了强大的军事力量。
  • 圣主:历史上指代汉朝的统治者,如汉武帝,推崇明主治国的理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擅长边塞诗。他的诗歌多描绘边疆生活,表现了对国家安宁的向往与对士兵生活的同情。

创作背景:

《再书边事》写作于唐朝边境平定之后,国家处于和平时期,诗人借此机会抒发对国家强盛和边疆安宁的感慨。


诗歌鉴赏:

《再书边事》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诗人在描绘边境安宁的同时,流露出对昔日战斗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万里沙西寇已平”,展现了作者对敌人被平定的喜悦,接着“犬羊群外筑空城”,则用犬羊的安静与空城的寂静对比出战斗后的宁静,给人一种战后重归于好的感受。

“分营夜火烧云远”描绘了夜晚的营地,火光映照天际,诗人通过火焰的远望,象征着安定后的繁荣景象。接下来的“校猎秋雕掠草轻”,则展现了猎人的轻松与自由,暗示着边疆的生活恢复了生机。

诗中“秦将力随胡马竭”表明了战争消耗了将领的力量,而“蕃河流入汉家清”则象征着外族的和平与汉朝的繁荣。最后两句“羌戎不识干戈老,须贺当时圣主明”更是表达了对国家明主的热爱与尊敬,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战斗带来的痛苦与和平后的美好,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里沙西寇已平:远在西方的敌人被平定,表现了国家的强盛。
  2. 犬羊群外筑空城:边疆的安宁,牧畜悠闲,空城象征安全。
  3. 分营夜火烧云远:营地的篝火映照夜空,象征战后的宁静与光明。
  4. 校猎秋雕掠草轻:猎人在秋天捕猎,生活恢复了生机。
  5. 秦将力随胡马竭:秦国的将领在战争中耗尽力量,暗示战争的残酷。
  6. 蕃河流入汉家清:外族的和平,象征汉朝的繁荣。
  7. 羌戎不识干戈老:羌族和戎族不再熟悉武器,表明战争的结束。
  8. 须贺当时圣主明:祝福当时的明君,强调明主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犬羊群外筑空城”与“分营夜火烧云远”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犬羊、空城、夜火等意象象征了和平与安宁。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映射人间事态,展现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结束、边疆安宁的喜悦,以及对明主治国的敬仰,体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沙西:象征边境和战斗。
  • 犬羊:象征和平与安宁的生活。
  • 夜火:象征希望与温暖。
  • 秋雕:象征丰收与猎获的喜悦。
  • 蕃河:象征外族的和谐与汉家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犬羊群外筑空城”中的“空城”象征什么?

    • A. 战斗的结束
    • B. 安全与宁静
    • C. 只有狗和羊
  2. “羌戎不识干戈老”说明了什么情况?

    • A. 战争频繁
    • B. 和平已经来临
    • C. 羌戎的勇敢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张乔的《再书边事》更注重边疆生活的描绘和对战争的反思,而《登鹳雀楼》则更侧重于壮丽自然和人生哲理的表达。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唐诗鉴赏辞典》
  3.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