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时间: 2025-01-01 16:13:59

舟逐清溪弯又弯。

垂柳开处见青山。

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萧谷夕阳间。

一生难得是春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舟逐清溪弯又弯。
垂柳开处见青山。
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
归船萧谷夕阳间。
一生难得是春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景象,船在清澈的溪水中行驶,河道蜿蜒曲折。垂柳掩映间,可以见到青翠的山峦。柳树的绿叶轻柔地垂挂,仿佛覆盖在少女的发髻上。两岸的黄莺与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娇美。归来的小船在萧条的山谷与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人生中能有这样的悠闲春日时光,实在是难得。


注释:

  • :追随。
  • :曲折,形容溪水的形状。
  • 毵毵:形容柔软而垂的样子,这里指柳树的枝条。
  • 烟鬟:形容女子的发髻,如烟雾般轻柔。
  • 夹岸:两岸之间。
  • 莺花:指黄莺和花朵,象征着春天的美好。
  • 萧谷:指寂静的山谷。
  • 春闲:春天的闲适时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国维(1877-1927),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精通古典文学与哲学,尤其在诗词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作品常展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王国维人生的中期,因其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思的深入,诗中流露出对春日闲适生活的向往与珍惜。


诗歌鉴赏:

王国维的《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整首词通过优美的意象,描绘了清溪、垂柳、青山、莺花等春天的元素,展现出一种恬静、安逸的生活状态。

词的开头“舟逐清溪弯又弯”就引人入胜,清溪的蜿蜒形态象征着生活的曲折与不易,而在这曲折中,诗人却发现了春天的美丽与悠闲。接下来的描写中,“垂柳开处见青山”不仅呈现出自然的和谐美,也暗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毵毵的柳枝犹如少女的秀发,增添了生动的形象。

在“夹岸莺花迟日里”中,黄莺鸣唱、花开正艳,构成了一幅活泼的春日画卷,给人一种温馨与快乐的感受。而“归船萧谷夕阳间”则让人感受到归家的宁静与思考,夕阳的余晖为这幅画面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

最后的“一生难得是春闲”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诗人感慨生活的忙碌与浮躁,唯有在这样的春日时光中,才能体会到难得的闲适与宁静。整首词不仅有着对春天的赞美,更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舟逐清溪弯又弯:船在清澈的溪水中行驶,溪水蜿蜒曲折,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2. 垂柳开处见青山:垂柳掩映之处可见青翠的山峦,展现自然景色的变化与美丽。
  3. 毵毵绿发覆烟鬟:柳树柔软的枝条如同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富有韵味。
  4. 夹岸莺花迟日里:两岸的黄莺和花朵在温暖的阳光下显得格外美丽,渲染了春天的气息。
  5. 归船萧谷夕阳间:小船在幽静的山谷与夕阳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带有一丝惆怅。
  6. 一生难得是春闲:诗人感慨人生中难得有这样闲适的春日时光,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柳树的枝条比作女子的发髻,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拟人:将自然元素赋予人性,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对仗:词句间的对称与和谐,增加了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自由与流动,代表诗人对生活的追求。
  • 清溪:象征自然的纯净与生命的活力。
  • 垂柳:象征柔美与宁静,增添了春天的气息。
  • 青山:象征着坚韧与永恒,代表自然的雄伟。
  • 莺花: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描绘春天的美好。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的春日景象,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国维
    • C. 苏轼
    • D. 杜甫
  2. 诗中“夹岸莺花迟日里”所描绘的意象中,哪个词语与“春天”相关?

    • A. 夹岸
    • B. 莺花
    • C. 迟日
    • D. 里
  3. “一生难得是春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愁
    • B. 愉悦
    • C. 珍惜
    • D. 忍耐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诗词对比: 王国维的《浣溪沙》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前者侧重于溪水与岸柳的静谧,后者则更强调江水与月光的流动与交融,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灵的共鸣。


参考资料:

  • 《王国维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