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杨山居湖舫新成,载酒落之,赋?》

时间: 2025-01-04 09:37:20

兰舟小。

一篷也便容身了。

容身了。

几番烟雨,几番昏晓。

出桥三面青山绕。

入城一向红尘扰。

红尘扰。

绿蓑青笠,让渠多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兰舟小。一篷也便容身了。容身了。几番烟雨,几番昏晓。出桥三面青山绕。入城一向红尘扰。红尘扰。绿蓑青笠,让渠多少。

白话文翻译:

小巧的兰舟。一个小篷子就足够容身了。容身了。经历了多少次烟雨,多少次黎明黄昏。出桥后,三面的青山环绕。进入城市,则是一片红尘的喧嚣。红尘喧嚣。绿蓑衣,青斗笠,让它们去承受多少纷扰。

注释:

  • 兰舟:指装饰精美的小船。
  • 篷:船上的遮蔽物。
  • 容身:指有地方安身。
  • 烟雨:指朦胧的雨景。
  • 昏晓:指日夜交替。
  • 红尘:指尘世的纷扰。
  • 绿蓑青笠:指渔夫的装束,这里象征隐逸的生活。
  • 渠:代词,指“它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77-1348),字伯雨,号贞居子,元代诗人、道士。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坐新造的小船在湖上游玩的情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杨山居湖舫新成时所作,诗人载酒游玩,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兰舟小”和“一篷也便容身了”描绘了小船的简朴和足以安身的特点,而“几番烟雨,几番昏晓”则展现了诗人经历的自然变化,增强了诗歌的时间感。后两句“出桥三面青山绕。入城一向红尘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自然与尘世的差异。最后,“绿蓑青笠,让渠多少”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嚣,过上简单自然的生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兰舟小。”:开篇点明船只的小巧精致。
  • “一篷也便容身了。”:说明一个小篷子就足够提供遮蔽,足以安身。
  • “容身了。”:重复强调,加深印象。
  • “几番烟雨,几番昏晓。”:描绘了多次经历的自然景象,增加了诗歌的时间感。
  • “出桥三面青山绕。”:描述了船只离开桥后,被青山环绕的景象。
  • “入城一向红尘扰。”:对比了进入城市后的喧嚣。
  • “红尘扰。”:重复使用,强调尘世的纷扰。
  • “绿蓑青笠,让渠多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远离尘嚣。

修辞手法:

  • 重复:如“容身了”和“红尘扰”的重复使用,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强调效果。
  • 对比:自然与尘世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通过远离尘嚣,过上简单自然的生活。

意象分析:

  • 兰舟:象征着精致和优雅。
  • 烟雨、昏晓:象征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的变幻。
  • 青山:象征自然的宁静和美丽。
  • 红尘:象征尘世的纷扰和喧嚣。
  • 绿蓑青笠:象征隐逸和简朴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兰舟”指的是什么? A. 大船 B. 小船 C. 战船 D. 渔船 答案:B

  2. “红尘扰”中的“红尘”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尘土 B. 繁华的都市 C. 尘世的纷扰 D. 红色的花朵 答案:C

  3.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生活的向往? A. 繁华的都市生活 B. 隐逸的自然生活 C. 战争的生活 D. 渔夫的生活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的生活,与张雨的诗有相似的主题。

诗词对比:

  • 张雨的《忆秦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张雨的诗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张雨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