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怨 拟白石》

时间: 2025-01-04 07:45:34

盼得春来,春寒春困,陡顿无聊。

半剔残*,片时春梦,过了元宵。

空山暮暮朝朝。

到此际无魂可消。

却倚东风,水如衣带,草似裙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盼得春来,春寒春困,陡顿无聊。半剔残,片时春梦,过了元宵。空山暮暮朝朝。到此际无魂可消。却倚东风,水如衣带,草似裙腰。

白话文翻译

盼望着春天的到来,却感到春寒和春困,突然间觉得无聊。半夜里醒来,片刻间做了个春梦,转眼间元宵节已经过去。空山中日复一日,到了这个时候,连魂魄都无法消遣。只能依靠东风,看着水流如同衣带,草地像是裙腰。

注释

  • 陡顿无聊:突然间感到无聊。
  • 半剔残:半夜里醒来。
  • 片时春梦:片刻间做了个春梦。
  • 过了元宵:元宵节已经过去。
  • 空山暮暮朝朝:空山中日复一日。
  • 无魂可消:连魂魄都无法消遣。
  • 却倚东风:只能依靠东风。
  • 水如衣带,草似裙腰:水流如同衣带,草地像是裙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约1277-1348),字伯雨,号贞居子,元代文学家、道士。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早春怨 拟白石》是他在早春时节,感受到春寒和春困,心情无聊时所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早春时节,作者感受到春寒和春困,心情无聊,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无聊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早春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无聊生活的感慨。诗中“盼得春来,春寒春困,陡顿无聊”直接表达了作者的心情,而“半剔残,片时春梦,过了元宵”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最后,“却倚东风,水如衣带,草似裙腰”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盼得春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期盼。
  2. 春寒春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寒冷和困倦。
  3. 陡顿无聊:突然间感到无聊,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4. 半剔残:半夜里醒来,描绘了具体的场景。
  5. 片时春梦:片刻间做了个春梦,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6. 过了元宵:元宵节已经过去,暗示时间的流逝。
  7. 空山暮暮朝朝:空山中日复一日,表达了时间的漫长。
  8. 到此际无魂可消:连魂魄都无法消遣,表达了作者的无聊和无奈。
  9. 却倚东风:只能依靠东风,表达了作者的无奈。
  10. 水如衣带,草似裙腰: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修辞手法

  • 拟人:“水如衣带,草似裙腰”将水和草拟人化,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 比喻:“水如衣带,草似裙腰”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无聊生活的感慨。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无奈和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春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寒冷和困倦。
  • 片时春梦:片刻间做了个春梦,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 水如衣带,草似裙腰: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半剔残”指的是什么? A. 半夜里醒来 B. 半夜里睡觉 C. 半夜里吃饭 D. 半夜里读书

  2. 诗中“水如衣带,草似裙腰”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表达对春天的期盼 B. 表达对无聊生活的感慨 C. 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感受 D. 以上都是

答案: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描绘古原草的生机与凋零,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感慨。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张雨《早春怨 拟白石》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但张雨的诗更多表达了无聊和无奈,而白居易的诗则更多表达了离别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大量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春天的诗作。
  • 《全宋诗》: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春天的诗作。
  • 《元诗选》:收录了大量元代诗人的作品,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春天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