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知秋令》
时间: 2025-01-01 13:31:0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商调·知秋令
为董针姑作心间事,肠断时,醉墨写乌丝。
千金字,织锦词。绣针儿,不比莺儿燕子。
相思病,万种情,几度海山盟。
谁薄幸?谁至诚?更能行,到底如何离影?
情如醉,闷似痴,春瘦怯春衣。
添憔悴,废寝食。减腰肢,怎脱厌厌病体?
千金字,万古心,翻作断肠吟。
恩情厚,怨恨深。不知音,谁会重拈绣针?
白话文翻译:
为董针姑写下心中的情感,心如刀绞,醉心于书写的黑墨中。
千金的文字,编织成华丽的词句。绣针与莺燕相比,实在不如。
相思的病痛,情感万千,几次发誓海誓山盟。
谁是薄情者?谁又是真心?到底能否行走,如何才能摆脱那离影?
情若醉,闷似痴,春天衣裳薄弱,显得怯懦。
愈添憔悴,废寝忘食。身材减弱,如何摆脱这厌倦的病体?
千金的文字,万古的心情,却转化为断肠的吟唱。
恩情厚重,怨恨深沉。不知音者,谁能再提绣针?
注释:
- 董针姑:可能是指某位才女或贤淑的女子,具体身份不详。
- 肠断:形容心中极度悲痛。
- 醉墨:形容沉浸在书写的状态中。
- 绣针:比喻细致的工艺和情感。
- 海山盟:指深厚的誓言和承诺。
- 薄幸和至诚:分别指薄情和真诚。
- 厌厌病体:形容厌倦的身体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止庵,元代诗人,以词作见称,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风格多样,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元代,可能因个人感情经历而作,展现了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情感的复杂态度。
诗歌鉴赏:
《知秋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情感纠葛的内心世界。诗中提到的董针姑,似乎是诗人心中理想的爱人,然而对她的思念却带来了深深的痛苦。作者以“肠断时,醉墨写乌丝”开篇,便将情感的痛苦与书写的醉意结合,展示了因思念而引发的复杂情感。诗中反复提到“千金字,万古心”,强调了文字的珍贵与情感的恒久。这种情感在“相思病,万种情”中再次被放大,展现出思念的无奈与深切。
在对比“绣针儿,不比莺儿燕子”,诗人巧妙地用绣针与莺燕的对比,传达出对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绣针象征着细腻的情感,而莺燕则是自由与轻盈的象征。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之间透着深深的思考与无奈,让人感受到一种浓烈的相思之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为董针姑作心间事:为心中爱慕的女子写下情感。
- 肠断时,醉墨写乌丝:内心痛苦无法自制,沉醉于书写。
- 千金字,织锦词:珍贵的文字编织出华丽的情感。
- 绣针儿,不比莺儿燕子:细腻的情感无法与自由的爱情相比。
- 相思病,万种情,几度海山盟:思念成疾,情感复杂,曾经的誓言反复无常。
- 谁薄幸?谁至诚?:在这段情感中,谁是薄情者,谁是真心的?
- 情如醉,闷似痴:情感如醉酒般迷离,心中闷闷不乐。
- 添憔悴,废寝食:因思念而日渐憔悴,连睡眠和饮食都无法顾及。
- 减腰肢,怎脱厌厌病体:身心俱疲,难以摆脱这种状态。
- 千金字,万古心,翻作断肠吟:珍贵的文字与永恒的情感,最终化为痛苦的吟唱。
- 恩情厚,怨恨深:深厚的感情与深重的怨恨交织。
- 不知音,谁会重拈绣针?:无人理解自己,谁能再提起那细腻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相思病,生动形象。
- 对仗:如“恩情厚,怨恨深”,形成鲜明的对比。
- 拟人:情感被赋予了生命,描绘出复杂的内心世界。
-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展现了在深厚的情感背后,思念与痛苦并存的复杂情感状态。
意象分析:
- 绣针:象征着细腻的情感与艺术才华。
- 莺儿燕子:象征自由与轻快的爱情。
- 千金字:象征文字的珍贵与承诺的坚实。
- 相思病:象征思念带来的苦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董针姑是谁?
A. 诗人的爱人
B. 诗人的朋友
C. 诗人的母亲
D. 诗人的邻居 -
“千金字,万古心”的意思是:
A. 文字的价值与内心的情感
B. 诗人的财富与名声
C. 爱情的短暂与脆弱
D. 友情的深厚与长久 -
诗中提到“情如醉,闷似痴”,这说明了什么?
A. 情感带来快乐
B. 情感带来痛苦与烦恼
C. 情感令人清醒
D. 情感令人遗忘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吕止庵的《商调·知秋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痛苦,但吕止庵更侧重于情感的复杂与深沉,而李清照则表现出一种细腻的忧伤与感慨。两者都通过精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传达出对爱情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诗歌鉴赏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