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捧心图》

时间: 2024-12-30 21:52:00

员也捐躯死谏君,越王尝胆恨尤深。

西施亦解忧人国,尽日攒眉痛捧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员也捐躯死谏君,越王尝胆恨尤深。
西施亦解忧人国,尽日攒眉痛捧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为了忠诚而献身的精神。员外为劝谏君主而死,越王因而心中恨意深重。西施也懂得忧国忧民的情怀,整日愁眉苦脸,心中痛苦不已。

注释:

  • :指员外,古代对士族或官员的称呼。
  • 捐躯:献出生命,指为了理想或信念而牺牲自己。
  • 死谏:用生命劝谏,指以死警示君主。
  • 越王:指越国的国君,历史上与吴国的斗争使其心中充满仇恨。
  • 西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为越国的美人,因其美貌和智慧常用于政治斗争。
  • 攒眉:皱眉,表示忧愁。
  • 痛捧心:形容心中痛楚,紧握着心情的苦闷。

典故解析:

  • 员外捐躯:历史上有很多士人因为忠诚而牺牲的事例,如屈原等。
  • 越王尝胆:源自越国与吴国的故事,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忍辱负重,尝胆发誓复仇,表现出坚定的意志。
  • 西施:她被认为是美丽与智慧的象征,常常用于传达国家忧患和个人情感的结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颙,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作品多涉及历史人物与忠贞情感,风格上常有历史的沉重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当时国家动荡,士人对忠贞与爱情有深刻的思考,诗人通过历史人物的事迹表达对国家和个人情感的关注。

诗歌鉴赏:

这首《西子捧心图》通过历史人物员外与西施的形象,展现了忠诚与爱情的交织。员外为了劝谏君主不惜捐躯,表现出一种高尚的忠诚,而越王的仇恨则时刻提醒人们政治斗争的残酷。西施的忧愁则暗示了美丽背后的无奈,她既是国家的美人,也是个人情感的承载者。整首诗通过对比展示了忠诚与爱情之间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员也捐躯死谏君:表达了员外对君主的忠诚,为了劝谏而不惜牺牲生命。
    • 越王尝胆恨尤深:提及越王的复仇心态,暗示政治斗争中的复杂情感。
    • 西施亦解忧人国:西施不仅仅是美人的象征,她同样关心国家的命运。
    • 尽日攒眉痛捧心:西施整日愁眉苦脸,内心充满痛苦,表现出对国家和个人情感的双重压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员也捐躯死谏君,越王尝胆恨尤深”,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西施的情感比作捧心,强化了她的痛苦形象。
  • 主题思想:诗歌主题围绕忠诚、牺牲与个人情感的冲突,表现了历史人物的悲剧命运及对家国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 员外:忠诚与牺牲的象征。
  • 越王:复仇与仇恨的代表。
  • 西施:美丽与忧愁的化身,象征着国家与个人情感的纠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哪位历史人物为了劝谏而死?

    • A. 西施
    • B. 越王
    • C. 员外
    • D. 屈原
  2. “尽日攒眉”的意思是:

    • A. 高兴地笑
    • B. 整日愁眉苦脸
    • C. 忙于政务
    • D. 与人交谈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比较叶颙的《西子捧心图》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的作品更加强调了人民的苦难,而叶颙的诗则更多地关注于历史人物的情感纠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叶颙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