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妆 柬琴子》
时间: 2024-10-16 19:47: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湿翠黏衫,凉红晕烛,秋在画帘疏处。
病怀已是怕黄昏,更禁他这宵风雨。
西窗人去。冷落了梧桐一树。
正萧萧向残更诉我,恁时情绪。
愁无语,闲画炉香,写就怀人句。
高城只在雁声中,又溟溟黑云遮住。
思君何许,记十里芦花江路。
泥秋衾待把梦儿重作。
白话文翻译
湿润的青色衣衫,烛光映照出淡淡的红晕,秋天的景色透过画帘的缝隙显现。心中因病痛而对黄昏感到恐惧,更何况今夜又是风雨交加。西窗前人已离去,冷清的梧桐树显得格外孤寂。正值深夜,风声萧萧,似乎在向我诉说那时的情绪。愁苦无话可说,随意点燃炉香,写下对远人的思念。高高的城墙只在雁鸣声中隐约可见,浓重的黑云遮住了天际。思念君子在何方,记得那条十里芦花的江路。秋天的被褥等待着将梦重拾。
注释
- 湿翠:形容青色衣服湿润的样子。
- 凉红晕烛:指烛光映照出的淡淡红色光晕,营造出幽静的氛围。
- 病怀:因病而忧伤的心情。
- 西窗人去:指窗前的人已经离去,表现了孤独的情境。
- 梧桐:象征孤独和离别,常用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 高城:指远处的城墙,象征着遥远的思念。
- 泥秋衾:指盛秋时节的被褥,象征着温暖和安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星誉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常表现出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思考。他的诗风典雅而婉约,善于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因病在家,心中充满对远方人的思念。诗中反映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诗歌鉴赏
《西子妆》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渗透着浓厚的秋意和思念之情。开篇以“湿翠黏衫,凉红晕烛”描绘出了一幅秋夜的静谧画面,诗人的情感与环境融为一体,展现了深刻的孤独感。诗中“病怀已是怕黄昏”,表达了诗人因身体不适而对黄昏的恐惧,进一步揭示了内心的脆弱和不安。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思念的情感逐渐铺展,从“西窗人去”到“愁无语”,孤寂感愈发明显。而“闲画炉香,写就怀人句”的描写,则展现了诗人试图通过文字和香气来抒发内心的情感。最后,诗人以“思君何许,记十里芦花江路”引出对远方的思念,展现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思绪与情感,令人感同身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构建出一个充满诗意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湿翠黏衫,凉红晕烛:描绘秋夜中的衣衫与烛光,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
- 秋在画帘疏处:秋天的气息透过窗帘显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病怀已是怕黄昏:因病而心情低落,对黄昏的到来感到恐惧。
- 更禁他这宵风雨:更是禁不起今夜的风雨,表现了脆弱的心态。
- 西窗人去:窗边的人已经离开,暗示孤独。
- 冷落了梧桐一树:梧桐树的冷清反映了内心的孤独。
- 正萧萧向残更诉我:夜色中风声向诗人诉说情感。
- 恁时情绪:表达了诗人此刻复杂的情感。
- 愁无语,闲画炉香:愁苦无言,随意点燃炉香以解愁。
- 高城只在雁声中:远处的城墙在雁鸣声中隐约可见,象征着遥远的思念。
- 又溟溟黑云遮住:黑云压顶,暗示心情的沉重。
- 思君何许:思念的对象在何方,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
- 记十里芦花江路:回忆起过去的美好时光。
- 泥秋衾待把梦儿重作:秋天的被褥等待着重新编织梦境,表达对未来的期盼。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湿翠”“凉红晕”比喻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
- 拟人:如“冷落了梧桐一树”,赋予梧桐树以情感,增强了孤独感。
- 对仗:如“愁无语,闲画炉香”,增强了诗句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远方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沉。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 湿翠:象征着清新、柔嫩的秋天气息。
- 梧桐:常用于表达孤独和离愁。
- 高城:象征着遥不可及的思念。
- 雁声:代表着远方、离别和思念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湿翠黏衫”中的“湿翠”指什么?
A. 湿润的青色衣服
B. 湿润的绿色树叶
C. 湿润的泥土 -
“病怀已是怕黄昏”中的“黄昏”象征什么?
A. 新的开始
B. 生命的结束
C. 欢乐的时光 -
“思君何许”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远方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向往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与思念。
- 《木兰花慢》: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直接,且描绘了更为丰富的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主题,给读者带来了深思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