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邈龊虎图行》
时间: 2024-12-31 09:22: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赵邈龊虎图行 ——王恽
巅崖老树缠冰雪,
石觜枒杈横积铁。
北平山深林樾黑,
下虽有径人迹灭。
眈眈老虎底许来,
抱石踞坐何雄哉!
目光夹镜尾束胯,
百兽却走潜风埃。
赵侯欲尽神妙功,
都著威棱阿堵中。
想当䃲礴噀墨时,
众史缩手甘凡庸。
至今元气老不死,
神物所在缠阴风。
前年驱马下靖边,
崖东突起草底眠。
腰间恨无铁丝箭,
寝皮食肉空长叹。
今朝过喜一嚼快,
熟视须顶为摩编。
货驯蹠服暴戾息,
弭耳道义思拳拳。
主人爱玩中有谓,
遇事炳变通经权。
我闻汉家大猎阹冰天,
豸冠思赋长杨篇。
四方猛士今云合,
早晚龙旂到渭畔。
白话文翻译
在高峰的悬崖上,老树缠绕着冰雪,
石头的尖端横亘着积雪与铁一般的寒冷。
北平的山林深邃而阴暗,
虽然下面有小径,却无人行走。
那老虎似乎在潜伏,
坐在岩石上何等雄壮!
它的目光如镜,爪子夹在身后,
百兽都因它的威严而逃散,潜行在风中。
赵侯想要尽展神通,
都藏在这威严中。
想当年笔力雄健、挥洒自如,
众史却甘愿缩手,平庸无为。
如今元气依旧不死,
神灵所在,阴风缠绕。
前年我骑马下靖边,
崖东草丛中安然入睡。
恨自己没有铁丝箭,
只得空长叹,食肉而寝。
今天偶然高兴,轻松咀嚼,
静静地看着,心中有了新的安排。
对待暴戾之气要驯服,
耳边道义常在心间。
主人喜欢玩乐,言中有道,
遇事能变通,灵活应对。
我听说汉家的大猎在冰天中,
众人都想赋诗长杨篇。
四方的猛士如今齐聚,
早晚龙旗将到渭河边。
注释
- 巅崖:高峰的悬崖。
- 缠:缠绕,附着。
- 石觜:指石头的尖端。
- 阿堵:指武器或器物。
- 䃲礴:形容强大而雄壮的样子。
- 元气:指生机、活力。
- 靖边:指地名,或可理解为安定边疆。
- 龙旂:龙旗,象征着威武和尊贵的军旗。
典故解析
- 赵侯:可能指历史上某位有名的将领或地方统治者,表达对英勇与威严的向往。
- 汉家大猎:提及汉朝的狩猎活动,象征着威武与团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1280年-1354年),元代诗人,山水画家,性情豪放,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对英雄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老虎与猎人的情景,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对勇者的赞美。
诗歌鉴赏
《赵邈龊虎图行》是一首充满雄浑气概的诗作,王恽通过对老虎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威严与生动,同时也表达了对英雄气概的向往和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的巅崖老树、冰雪、老虎以及猎人的场景,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画面,作者通过精炼的语言,呈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力量。
诗的结构紧凑,意象鲜明,配以细腻的描写,使整个诗篇如同一幅立体的画卷,令人感受到那种生动的场景与情感的碰撞。尤其在描写老虎时,使用了“眈眈”这一拟态词,生动地展现了兽类的凶猛与威风,仿佛可以听到它的低吼,看到它的雄姿。
在情感上,诗人传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展现了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英雄主义的对比。正如诗中所言,人与自然的关系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通过对往昔与如今的对比,王恽更是表达了对英雄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呼应了人类勇敢与智慧的永恒主题。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了高峰的寒冷与孤独,突显自然的严酷。
- 接下来描绘老虎的威严,表现出其对百兽的统治。
- 赵侯的出现引出对英雄的赞美,反映出对神勇的渴望。
- 中段反映了历史的沧桑,诗人对平庸的无奈与对英雄的期待。
- 后半段则转向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拟人手法,如“眈眈”的老虎,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动物的特性。
- 对仗工整,形成了音韵的和谐与节奏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类英雄气概的赞美,表达了生命的顽强与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的思想。
意象分析
- 老虎:象征着力量与威严。
- 冰雪:象征着严酷与冷峻的自然环境。
- 赵侯:代表着英雄与指挥者的形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巅崖”的意思是: A. 悬崖的顶峰
B. 山谷
C. 草原
D. 大海 -
“老虎底许来”中的“底”字可以理解为: A. 下
B. 的
C. 上
D. 近 -
诗中提到的“赵侯”主要象征: A. 统治者
B. 一位文人
C. 农民
D. 商人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居秋暝》——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恽的《赵邈龊虎图行》与杜甫的《望岳》,同样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类的渺小,但王恽更侧重于对猛兽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壮丽山川的赞美与人生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史》
- 《王恽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