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歌》
时间: 2025-01-19 20:0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捕鱼歌
作者: 王恽 〔元代〕
坞西溪水深及篙,
渔户晓集拖轻舠。
纵横张网截两涘,
挺叉远混惊银鱽。
柳阴潜涔深且密,
大鱼小鱼争遁逃。
须臾合网环深碧,
薄掺提纲从掇拾。
小鱼骨挂半死生,
口颊噞喁无足惜。
就中一鱼匪常材,
黄金作鳞尾砂赤。
泳游本在孟津居,
波荡江湖事行役。
中涂遇厄梦不神,
腾跃舟中有时立。
渔郎回艇催归急,
几处金盘待鲜食。
夕阳澹澹洲渚空,
回风潇飒溪神泣。
网罟设兮水不深,
役物而君戒贪得。
古人数罟不入池,
以时渔捕须盈尺。
今人古道弃如泥,
竭泽焚丘意方毕。
野人有乐在濠梁,
泽畔行吟三叹息。
白话文翻译:
溪水在坞西深得可以用篙子撑,
渔民们清晨聚集,拖着轻舟出发。
渔网纵横交错,截住了两岸的水流,
长叉远远伸出,惊动了银色的鱼群。
柳树阴影下水位深且隐秘,
大鱼小鱼争相逃窜。
不一会儿,网子合拢在深碧的水中,
轻轻提起,渔民们开始捞拾。
小鱼骨头悬挂在那里,半死半活,
嘴里喃喃地叫着,真是可惜。
其中一条鱼却是奇材,
金色的鳞片,尾巴像砂子一样红。
游泳本在孟津水域,
波涛荡漾,江湖之间忙碌不已。
在浮沉的水中偶遇艰难,
跃起时却能在舟中停立。
渔夫急忙回艇,催促着归航,
几处金盘等待着鲜美的食物。
夕阳昏黄,洲渚在空旷中,
回风轻拂,溪水神明似乎在哭泣。
网罟设置在水不深的地方,
而你却要戒贪得。
古人设置鱼网,不让鱼进入池塘,
按时捕鱼,应该保持一定的数量。
而今人却抛弃古道如同泥土,
竭泽而渔,焚烧山丘,意图达到尽头。
乡野之人乐于在河梁旁,
沼泽边吟唱,三度叹息。
注释:
- 坞:码头。
- 渔户:捕鱼的人,渔民。
- 轻舠:轻舟,指小船。
- 纵横张网:交错地放下渔网。
- 混惊:混乱惊动。
- 潜涔:隐藏在水下的样子。
- 薄掺提纲:轻轻提起渔网的意思。
- 匪常材:不常见的珍贵鱼类。
- 黄金作鳞:比喻鱼的鳞片像黄金一样闪亮。
- 孟津:指孟津,古地名,水域繁盛的地方。
- 竭泽焚丘:比喻不顾生态破坏,过度捕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字仲明,号青山,元代诗人,擅长诗词歌赋,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在元代,渔业经济逐渐发展,水域资源的过度开发引发了对生态的反思。诗作通过描述渔民的生活,揭示了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捕鱼歌》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场景,展现了渔民辛勤劳作的情景,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溪水、柳阴、鱼群等,生动地再现了捕鱼的全过程。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晨的渔民,展示了他们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环境的和谐。接着,诗人通过描绘鱼逃跑的情景,传达了生态的脆弱与生命的无奈,尤其是“小鱼骨挂半死生”的细节,令人心生怜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人对捕鱼的节制与今人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古道德的怀念与对现代人贪婪的批判。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复杂,既有对劳动的赞美,也有对生态破坏的忧虑,最终引出对生活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坞西溪水深及篙:描绘了溪水的深度,给人一种清晨渔民出行的生动画面。
- 渔户晓集拖轻舠:渔民们早起,拖着小船,展现了勤劳的形象。
- 纵横张网截两涘:网子交错地放下,表现了渔民的技巧与智慧。
- 挺叉远混惊银鱽:长叉的使用,生动地表现了捕鱼的紧张与刺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黄金作鳞”,形象地描绘了鱼的珍贵。
- 拟人:如“溪神泣”,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夕阳澹澹洲渚空”,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倡导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可持续利用,警示人们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持警惕。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溪水:象征生命与生机,反映自然的清新。
- 渔民:代表人类劳动与对自然的依赖。
- 鱼:象征财富和生态的脆弱。
- 夕阳: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 A. 赏花
- B. 捕鱼
- C. 采茶
- D. 赛马
-
诗中提到的“黄金作鳞”的鱼是形容什么?
- A. 美丽珍贵
- B. 普通
- C. 体型巨大
- D. 颜色暗淡
-
古人捕鱼的态度与今人有什么不同?
- A. 古人更贪婪
- B. 古人更加节制
- C. 今人更有技巧
- D. 今人更勤奋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舟唱晚》 by 张志和
- 《江村即事》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恽的《捕鱼歌》与张志和的《渔舟唱晚》都描绘了渔民的生活,但王恽更侧重于对生态的思考,而张志和则展现了渔民的悠闲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