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和史显甫左丞韵略顾平日所长兼道比年区区之怀老疾互攻苦无佳思祈相望一笑》
时间: 2025-01-04 09:12:0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兰花慢 和史显甫左丞韵略顾平日所长兼道比年区区之怀老疾互攻苦无佳思祈相望一笑
羡紫芝眉宇,正台阁济时人。
况公是公非,知常知变,乐道安贫。
案前簿书旁午,抱丹诚一点伴青春。
偶遇科条隐密,不辞辨雪殷勤。
德星今日是乡邻。
癃老阻蹄轮。
喜陆地神仙,山中宰相,词语清新。
河滨预沽佳酿,待幽花相对乐情真。
幸有清风皓月,何须翠袖红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羡慕与赞美,夸赞其才华和品德。诗中提到,时势造就人才,而公子则是能分清是非的人,知晓常理与变化,乐于处于安贫的状态。在文案前,诗人感受到青春的陪伴,以及对细节的认真与执着。偶然遇到一些隐秘的条文,诗人愿意深入探讨,不怕辛苦。德星如今成了乡邻,尽管身体不如往昔,但依旧怀有对生活的热爱。诗中提到的“陆地神仙”和“山中宰相”都是对高人逸士的向往,虽然身处尘世,但心中依然清新。最后,诗人表达了在清风皓月下的心境,即便没有华丽的装扮,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真实与快乐。
注释
- 紫芝:指紫芝草,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草,象征美好与高雅。
- 济时人:能帮助时代的人,指有才德之士。
- 安贫:安于贫困,形容一种达观的生活态度。
- 丹诚:真诚的心。
- 隐密:指深奥难懂的事物。
- 德星:指有德行的人,或道德高尚之人。
- 癃老:指年老体弱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伯启,元代诗人,以词作见长,作品多以清新、自然见称,擅长以生活中的点滴为题材,表达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时局动荡,社会转型,诗人通过对友人的赞美与自我反思,展现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所表现的安贫乐道的态度,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保持乐观的生活哲学。
诗歌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在结构上采用了词牌名,形式优雅,给人一种古典的美感。诗人以简洁而清晰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与赞赏,同时又流露出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羡紫芝眉宇”一句,展现了作者对友人外貌和才情的赞美,接着提到的“况公是公非”,则流露出对友人处事智慧的赞许。在“乐道安贫”的句子中,诗人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体现了追求内心宁静的重要性。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诗中提到的“河滨预沽佳酿”,则传达出一种对于生活享受的向往,而“清风皓月”更是象征着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体现出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友人的敬仰,也有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表现了元代士人面对困境时的豁达与乐观,呼应了“清风皓月”的意境,给读者以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羡紫芝眉宇:羡慕友人的出众气质。
- 正台阁济时人:称赞友人是能帮助时代的人。
- 况公是公非:强调友人能够辨别是非。
- 知常知变,乐道安贫:表示友人对常理和变化的理解,乐于安贫的态度。
- 案前簿书旁午:描绘日常工作学习的场景。
- 抱丹诚一点伴青春:真诚的心伴随青春的岁月。
- 偶遇科条隐密:偶然碰到一些深奥的规章制度。
- 不辞辨雪殷勤:不怕辛苦,认真探讨。
- 德星今日是乡邻:道德高尚的人如今成了邻里。
- 癃老阻蹄轮:年老体弱,行走不便。
- 喜陆地神仙:对高人逸士的向往。
- 河滨预沽佳酿:期待在河边享受美酒。
- 待幽花相对乐情真:希望与美丽的花朵共度快乐时光。
- 幸有清风皓月:感慨有清风皓月相伴。
- 何须翠袖红巾:即便没有华丽的装扮,依然能够快乐。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陆地神仙”与“山中宰相”,用来比喻优秀的人物。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排比:通过列举来体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自我反思,表达了面对生活的困境时应该保持乐观的态度,以及珍视友谊和生活中的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芝:象征高雅与美好。
- 清风:象征宁静与自在。
- 皓月:象征明亮与希望。
- 佳酿:象征生活的享受与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安贫”的态度是指什么?
- A. 忍受贫穷
- B. 乐于贫困
- C. 追求财富
- D. 逃避现实
-
填空题:诗中“喜陆地神仙,山中宰相”是用来比喻__。
-
判断题: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不满和困惑。(对/错)
答案:
- B
- 优秀的人物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木兰花慢》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理性,反映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思考;而李清照的词则多表现出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柔软。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鉴赏》:对元代诗词的整体分析与解读。
- 《古诗词流派研究》:探讨不同诗词流派的风格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