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八》

时间: 2025-01-04 12:49:49

云溪八月风情好,白菊黄萸争丽俏。

行人浑未识秋来,偶讶飘梧轻打帽。

枫丹渐露西山坳,日日楼前耽远眺。

轻愁不抵一箫吹,人与千山披月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溪八月风情好,白菊黄萸争丽俏。
行人浑未识秋来,偶讶飘梧轻打帽。
枫丹渐露西山坳,日日楼前耽远眺。
轻愁不抵一箫吹,人与千山披月缟。

白话文翻译

在云溪,八月的风情真好,白菊和黄萸争相绽放,显得格外美丽。
路过的行人似乎还未意识到秋天的到来,偶尔被落下的梧桐叶轻轻拍打着帽子而惊讶。
枫树的红叶逐渐显露出西山的轮廓,每天都在楼前陶醉于远眺的美景。
那种轻微的愁绪抵不过一支箫声的悠扬,人与千山在月光下披上了轻薄的纱衣。

注释

  • 云溪:指的是云溪地区,可能是作者生活或游历的地方。
  • 白菊黄萸:白菊象征着坚韧和纯洁,黄萸则是一种秋天的植物,二者在这里代表着秋天的丰盛与美丽。
  • 飘梧:指的是飘落的梧桐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枫丹:指的是枫树,枫叶在秋天会变成红色,通常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 月缟:指的是在月光下,像缟素一样轻薄的衣物,象征着宁静与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卢青山,现代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诗人因病目不便事物的情况下,借助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秋天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八月的自然景色和秋天即将来临的隐喻。诗人在云溪的环境中,观察到了白菊和黄萸的争艳,象征着生命的旺盛与美丽。行人未识秋来,反映出人们对季节变迁的无知,似乎在提醒我们要多关注身边的变化。偶尔被飘落的梧桐叶打到,带来了一丝惊讶,象征着生活中的小插曲。枫丹的渐露则是对秋天的正式宣告,描绘出西山的美丽与远眺的心境。

“轻愁不抵一箫吹”一句,表达了即便内心有愁绪,但美妙的音乐能让人忘却烦恼,展现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与寄托。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彰显了自然与人心的和谐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溪八月风情好:描绘了八月美好的自然景色。
  2. 白菊黄萸争丽俏:白菊与黄萸相互争艳,增添了秋天的色彩。
  3. 行人浑未识秋来:行人对秋天的到来毫无觉察,表现出对季节变化的漠然。
  4. 偶讶飘梧轻打帽:偶然被落叶打帽,带来一丝惊讶,暗示着秋天的来临。
  5. 枫丹渐露西山坳:枫树的红叶渐显,显示出秋天的特征。
  6. 日日楼前耽远眺:诗人每天在楼前眺望远方,沉浸于自然美景。
  7. 轻愁不抵一箫吹:轻微的愁绪无法抵挡那悠扬的箫声。
  8. 人与千山披月缟:人和山在月光下如同披上轻纱,展现出宁静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与千山的关系比作披上轻纱,形象而生动。
  • 拟人:通过“行人浑未识秋来”,赋予了行人情感,使景物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白菊黄萸争丽俏”与“轻愁不抵一箫吹”,对称工整,增添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传达了对季节变迁的敏感与思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菊:象征坚韧与纯洁。
  • 黄萸:象征丰收与秋意。
  • 飘梧:象征时光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枫丹:象征秋天的到来,代表生命的转变。
  • 月缟:象征宁静与美好,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菊”和“黄萸”分别象征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秋天的美丽
    • C. 冬天的寒冷
    • D. 夏天的热烈
  2. 诗人在观察自然景物时,感受到的是什么情绪?

    • A. 快乐
    • B. 愁绪
    • C. 生气
    • D. 无聊
  3. 诗中“轻愁不抵一箫吹”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音乐的热爱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秋夕》 杜牧
  • 《山中杂诗》 王维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
  • 《秋夕》:与《木兰花》一样,表现了秋天的情景和内心的感受,但更侧重于对孤独的描写。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选》

以上是关于《木兰花 六月二十八夜病目不能事,漫写云溪十二月风情词遣之 其八》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与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