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祫歌 昭夏》
时间: 2025-01-01 14:09: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大祫歌 昭夏
作者:庾信 〔南北朝〕
律在夹钟。服居苍衮。杳杳清思。绵绵长远。
就祭于合。班神于本。来庭有序。助祭有章。
乐舞六代。宾歌二王。和铃以节。鞗革斯锵。
齐宫馔玉。鍌斝浮金。洞庭钟鼓。龙门瑟琴。
其乐已变。惟神是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庄重的祭祀场景,音乐和舞蹈交融,氛围庄严而神圣。诗中的“律在夹钟”意味着音乐准确而和谐;“服居苍衮”指的是盛装的祭祀者;“杳杳清思,绵绵长远”表达了深远的思考和情感。祭祀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神灵降临,整个仪式有序而周全。乐舞的表演承袭了六代王朝,宾客歌唱着二王的事迹,音乐的节奏和乐器的声音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氛围,展现出盛大的祭祀场景。
注释
- 律:指音乐的节奏和音调。
- 夹钟:古代一种乐器,表示音乐的和谐。
- 苍衮:指深色的祭服,象征庄重。
- 杳杳:形容远而深的样子,表示思绪悠远。
- 合:指合适的时机或场合。
- 班神:安排神灵的降临,表示对神灵的尊重。
- 六代:指历史上的六个朝代,强调历史的悠久。
- 宾歌二王:二王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两位王者,强调对先贤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庾信(约513—581年),字子山,号广文,南北朝时期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诗作以清新、典雅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南北朝时期,时代动荡,庾信通过祭祀和音乐的形式,表达对历史和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神灵的崇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诗歌鉴赏
《周大祫歌 昭夏》以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精致的艺术表现,展现了庾信对古代祭祀仪式的独特理解。诗中通过对祭祀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典雅而庄重的氛围。音乐和舞蹈的结合,不仅是对神灵的尊敬,更是对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弘扬。
诗的开头通过“律在夹钟”与“服居苍衮”引入了祭祀的庄重气氛,接着用“杳杳清思,绵绵长远”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神灵的思考。整首诗在对比历史与现实的同时,也传达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尤其是在“其乐已变,惟神是临”一句中,反映了人们对神灵的崇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律在夹钟:音乐的节奏和音调和谐。
- 服居苍衮:祭祀者身着庄重的服装。
- 杳杳清思:思考深远而清晰。
- 绵绵长远:情感绵延悠长。
- 就祭于合:在合适的时机进行祭祀。
- 班神于本:安排神灵降临到本位。
- 来庭有序:到达祭祀场所井然有序。
- 助祭有章:助祭的环节有章可循。
- 乐舞六代:音乐舞蹈承袭了六代的精华。
- 宾歌二王:宾客歌唱着历史上的二王。
- 和铃以节:乐器和谐,节奏分明。
- 鞗革斯锵:乐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 齐宫馔玉:宫廷的美味佳肴。
- 鍌斝浮金:盛酒的器皿华丽。
- 洞庭钟鼓:洞庭湖的钟声和鼓声交织。
- 龙门瑟琴:龙门的瑟琴声悠扬。
- 其乐已变:音乐的氛围已然改变。
- 惟神是临:惟有神灵降临。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乐舞六代,宾歌二王”,对仗工整。
- 排比:多次使用“有”字,增强节奏感。
- 意象:音乐、舞蹈、祭祀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画面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绘,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和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表现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音乐:象征着和谐与美好,代表人与神灵之间的沟通。
- 祭祀:代表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尊重。
- 神灵:象征着人们的信仰和寄托,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律在夹钟”指的是什么? A. 音乐的和谐
B. 祭祀的庄重
C. 思想的深远
D. 舞蹈的优雅 -
“宾歌二王”中的“二王”指的是哪个时期的王者? A. 春秋
B. 战国
C. 六代
D. 汉朝 -
诗中提到的“八音”指的是哪种乐器? A. 钟鼓
B. 琵琶
C. 笛子
D. 二胡
答案:1.A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周大祫歌 昭夏》相比,前者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后者则强调人文祭祀的庄重,体现了不同的艺术追求。
参考资料
- 《庾信诗集》
- 《南北朝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