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跳出凡笼寻性命》
时间: 2024-09-19 20:45: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跳出凡笼寻性命
作者: 王哲 〔元代〕
跳出凡笼寻性命。人心常许依清静。便是修行真捷径。亲禅定。虚中转转观空迥。认得祖宗醒复醒。红红赫赫如金定。渐渐圆明光又莹。通贤圣。无生路上长端正。
白话文翻译
跳出世俗的束缚,寻找真正的生命。人心常常向往宁静,这正是修行的真捷径。亲近禅定,在虚空中不断观察空灵的本质。觉悟的祖宗精神,让我们不断觉醒。那光辉灿烂,犹如金子般的坚定,渐渐变得圆满明亮,闪烁着光辉。通往智慧与圣贤的道路上,始终保持端正。
注释
- 凡笼:指世俗的束缚和烦恼。
- 性命:在这里指的是精神生命或真实的自我。
- 清静:宁静、无杂念的状态。
- 修行:指通过修炼心性达到觉悟的过程。
- 禅定:指静坐冥想,以达到心灵的宁静。
- 虚中:在虚空中,指无形无相的状态。
- 祖宗:这里可以理解为先贤或觉悟者的精神。
- 红红赫赫如金定:形容境界的明亮坚定。
- 通贤圣:指通达智慧和圣贤的境界。
- 无生路:指超越生死的境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哲是元代的诗人,其作品多受宗教思想影响,尤其是佛教与道教。他的诗歌常常探讨心灵、生命与自然的关系,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邃的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成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民生困苦之时,诗人通过对修行的思考,试图找到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内心宁静的方法,表达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诗歌鉴赏
《渔家傲·跳出凡笼寻性命》是一首探讨生命意义与修行之路的诗作。诗人开篇即以“跳出凡笼”引出主题,传达出对世俗束缚的厌倦与对真生命的渴望。接着,他指出人心向往清静,这不仅是一种自然的倾向,更是修行的捷径。通过“亲禅定”来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觉悟,诗人表达出一种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诗中的“认得祖宗醒复醒”,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深度,仿佛在追溯自我与传统的联系。这种觉醒不仅是一种个人的修行,也是对文化与精神传统的认同与继承。诗人在结尾提到“无生路上长端正”,则强调了修行的道路是漫长而需要坚持的,只有不断修正自我,才能通达智慧与圣贤的境界。
整首词以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跳出凡笼寻性命:表达对世俗生活的超越,追求真正的生命。
- 人心常许依清静:人们内心渴望宁静,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 便是修行真捷径:宁静是修行的关键。
- 亲禅定:近乎禅的修行。
- 虚中转转观空迥:在虚空中反复观察,追求空灵的境界。
- 认得祖宗醒复醒:从先人的智慧中觉醒。
- 红红赫赫如金定:觉悟的光辉灿烂,坚定明亮。
- 渐渐圆明光又莹:不断明亮,象征智慧的增长。
- 通贤圣:对智慧的通达。
- 无生路上长端正:修行之路的持久与端正。
修辞手法:
- 比喻:“跳出凡笼”比喻对世俗的超越。
- 对仗:诗句之间有明显的对称与平衡,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生命的真实,强调修行的重要性,警示人们在纷扰的世俗中保持清醒与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凡笼:象征世俗的束缚。
- 清静: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禅定:象征修行的状态。
- 光明:象征智慧的觉醒与真理的显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跳出凡笼”中的“凡笼”指什么? A. 世俗的束缚
B. 自然的环境
C. 人际关系
D. 个人内心 -
诗中提到“人心常许依清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 A. 人们的贪欲
B. 修行的重要性
C. 物质的追求
D. 家庭的幸福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感悟。
- 《登高》(杜甫):探讨人生苦短及对生命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哲与李白:两者都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但王哲更倾向于内心的修行,而李白则更关注于外部世界的壮丽与个人情感的宣泄。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文学大系》
- 《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