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台》

时间: 2025-01-01 11:42:50

绮甍悬桂栋,隐映傍乔柯。

势高凌玉井,临迥度金波。

易觉凉风至,早飞秋雁过。

高台相思曲,望远骚人歌。

幸属此迢递,知承云雾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凌云台
作者: 谢举 〔南北朝〕

绮甍悬桂栋,隐映傍乔柯。
势高凌玉井,临迥度金波。
易觉凉风至,早飞秋雁过。
高台相思曲,望远骚人歌。
幸属此迢递,知承云雾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高耸的楼台,楼台上装饰华丽,桂树悬挂,隐约映照在高大的树木旁。站在这里,俯瞰玉井,遥望金色的波涛,感觉到秋风的凉意,早已飞过的秋雁在空中划过。高台上思念的曲调,吸引着远方的骚人吟唱。幸好身处于这遥远的地方,知道承载着无尽的云雾。

注释:

  • 绮甍:华丽的屋顶。
  • 桂栋:桂树的栋梁,象征美好的建筑。
  • 玉井:指清澈的井水,寓意美好。
  • 金波:指阳光下波光闪烁的水面。
  • 凉风:秋天的凉爽风。
  • 早飞:形容秋天来临时,雁群已然飞过。
  • 骚人:指有才情的人,通常指诗人。
  • 迢递:形容路途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举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他的诗风多以豪放、清新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高台之上,诗人面临着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内心的思念情感,反映了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离别情绪的感慨。

诗歌鉴赏:

《凌云台》是一首充满自然意象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的开头以华丽的建筑和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示出一种恬静优雅的氛围。通过绮丽的屋顶和旁边的桂树,诗人将人造美与自然美融合,形成一种和谐美感。

接着,诗人通过“势高凌玉井,临迥度金波”的描写,表现出一种高远的视野和内心的旷达,展现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随着“易觉凉风至”,秋天的到来不仅带来季节的变化,也唤起了思乡的情感。

高台上的“相思曲”则带有一种深沉的情感,表现了对远方人的思念。最后一句“幸属此迢递,知承云雾多”则是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虽远隔千里,仍能感受到云雾的变幻。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传递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绮甍悬桂栋:诗人描绘高耸的美丽建筑,象征着人类艺术的伟大与自然的和谐美。
  • 隐映傍乔柯:建筑与树木相互映衬,渲染出一种静谧的环境。
  • 势高凌玉井:高处俯瞰美丽的井水,体现出诗人高远的视野。
  • 临迥度金波:遥望水面,象征着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 易觉凉风至:随着季节的变化,诗人感受到秋的来临,暗喻人生的变迁。
  • 早飞秋雁过:秋雁飞过,提醒人们珍惜眼前,感慨时间的流逝。
  • 高台相思曲:高台上发出的思念之声,表现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 望远骚人歌:对远方的思念寄托在骚人的歌声中,表达了一种文化的传承。
  • 幸属此迢递:虽然身处远方,但内心依然对自然与人文有深刻的感受。
  • 知承云雾多:明白生命中承载着许多变幻与复杂的情感。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凉风至”体现了自然的变化,给人一种生动的感觉;“高台相思曲”则引发了对情感的联想,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与内心情感的表达,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绮甍:代表人类的艺术与创造。
  • 桂栋:象征长久的美好与思念。
  • 玉井:象征纯净与美丽的事物。
  • 金波:寓意财富与希望。
  • 秋雁:象征着离别与思念。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层次,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绮甍”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屋顶
    B. 高大的树木
    C. 清澈的水面

  2. “凉风至”是指哪个季节的到来?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3. “相思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
    C. 忧伤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谢举的《凌云台》均描绘了高处的景象与人对自然的感悟,但王之涣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色,而谢举则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内涵的深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南北朝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