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时间: 2025-01-01 16:08:59意思解释
水龙吟
作者: 王恽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窈然碧玉池方,绿波不见还凝伫。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无语。
瑶瑟声沉,画兰愁绝,几回如许。
甚风烟依约,鱼龙黯惨,空回首,珠帘暮。
一夕翠华临幸,也悲凉故宫尘土。
石根碧涨,天飘翻出,黑湾雷雨。
思舜亭高,风漪吹散,满空秋暑。
欲苍梧回叫,凤箫凄断,听躬耕处。
白话文翻译:
在碧玉般的池塘旁,绿波荡漾却看不见,静静地停留着。
水面上留下了翠萍的痕迹,金色的阳光渐渐黯淡,湘妃无言以对。
瑶瑟的声音沉静,画兰的愁情深重,经历了几次这样的情景。
风烟朦胧,鱼龙显得黯淡,空自回首,珠帘已是黄昏。
一夜的翠华降临,竟然让人感到故宫的悲凉与尘土。
石根碧水上涨,天色翻滚,黑湾中雷雨交加。
思舜亭高耸,风波荡漾,满空都是秋日的热气。
想要回叫苍梧,凤箫声凄凉,听见的只是田间的耕作声。
注释:
- 窈然: 形容幽深的样子。
- 碧玉池: 指水面清澈如碧玉般的池塘。
- 翠萍: 指水面浮萍,颜色翠绿。
- 湘妃: 指湘妃竹,传说中的女子,寓意悲情。
- 瑶瑟: 一种古代乐器,声音清幽。
- 画兰: 画中的兰花,象征愁苦。
- 翠华: 指青翠的华丽,形容盛大的景象。
- 苍梧: 指苍梧山,传说中的凤凰栖息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字子璋,号静斋,元代诗人,山水田园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和人事的变化,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水龙吟》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深远的作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历史的沉思。诗中运用“碧玉池”与“翠华临幸”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象征宁静的自然,后者却是权力与荣华的象征,暗示了诗人对权力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诗中“湘妃无语”一句,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说的情感。整首诗的意象交织,情感深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当下的思考,呈现出一种浓厚的怀古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窈然碧玉池方,绿波不见还凝伫。”: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池塘,水面波光粼粼却又显得静谧,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 “翠萍痕在,金支光淡,湘妃无语。”:水面上浮萍的痕迹,反映出时间的流逝,金色的光线逐渐减弱,湘妃竹的无言更增添了诗的悲凉。
- “瑶瑟声沉,画兰愁绝,几回如许。”:音律的沉静与兰花的愁苦交织,表明诗人多次经历这样的情感波动。
- “甚风烟依约,鱼龙黯惨,空回首,珠帘暮。”:朦胧的风烟与黯淡的鱼龙,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诗人空自回首,感慨时光流逝。
- “一夕翠华临幸,也悲凉故宫尘土。”:翠华一夜的降临,象征着权力与繁华,但与此相对的是故宫的悲凉与尘埃,传达出对昔日辉煌的惋惜。
- “石根碧涨,天飘翻出,黑湾雷雨。”:自然景象的变化与诗人的心境相互映衬,雨水翻滚,象征着内心的动荡。
- “思舜亭高,风漪吹散,满空秋暑。”:思舜亭高耸入云,风波荡漾,诗人感受到秋日的热气,寓意内心的沉重。
- “欲苍梧回叫,凤箫凄断,听躬耕处。”:想要回叫苍梧山,凤箫的凄凉声伴随着田间的耕作声,象征着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池塘比喻为碧玉,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拟人: “湘妃无语”,赋予湘妃以人的情感。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的反思,情感深邃而复杂,展现了人对自然的渴望与对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玉池: 象征着纯净与宁静。
- 翠萍: 代表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
- 湘妃: 寓意悲情与孤独。
- 瑶瑟: 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与内心的宁静。
- 苍梧: 代表着理想与向往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水龙吟”中的“翠华”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花
- B. 青翠的华丽
- C. 翠绿的波浪
- D. 纯净的水面
-
诗中所提到的“湘妃”象征着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悲情与孤独
- C. 自然景色
- D. 权力的象征
-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历史的追忆与现实的反思
- C. 对权力的渴望
- D. 对爱情的思念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恽的《水龙吟》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王恽更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沉思与对现实的无奈,而李白则是对自由与个人情感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学术论文及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