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语》

时间: 2025-01-17 10:02:55

旧时供奉曲,歌者亦无人。

但感岁年晚,不知天地春。

客犹谈宝庆,吾亦及咸淳。

何处杨花过,飞来照角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旧时供奉曲,歌者亦无人。
但感岁年晚,不知天地春。
客犹谈宝庆,吾亦及咸淳。
何处杨花过,飞来照角巾。

白话文翻译:

在过去供奉的乐曲中,歌者已然无人。
只感到岁月已晚,不知天地间的春天何在。
客人还在谈论宝庆的往事,我也提及咸淳的岁月。
哪里有杨花飘落,飞来照亮了我的角巾。

注释:

  • 供奉曲:指供奉时所唱的曲调,体现了古代的礼仪文化。
  • 歌者:指演唱的人,这里暗指演唱的传统已不复存在。
  • 岁年晚:时光已晚,感慨流逝的岁月。
  • 宝庆:指宋朝的一个年号,在历史上有一定的代表性。
  • 咸淳:指元代的一个年号,代表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时期。
  • 杨花:指柳树的花絮,常用以象征春天的气息。
  • 角巾:古代士人的帽子,象征身份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石翁是元代的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个人的情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时间的交汇点,诗人感慨时光流逝,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正值春天,诗人回忆往昔,思考当下,表达了对传统与历史的怀念。

诗歌鉴赏:

《客语》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诗的开头“旧时供奉曲,歌者亦无人”便传达了对过去传统的无奈与失落,昔日的歌声如今已成回忆,孤独感油然而生。接下来的“但感岁年晚,不知天地春”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感慨,时间的流逝让诗人对生命的存在产生了思考,春天的到来似乎也未能唤起他内心的欢愉。

在“客犹谈宝庆,吾亦及咸淳”中,诗人通过对话的形式,传达出对历史的追溯与思索。宝庆与咸淳的提及,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忆,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对文化传承的渴望与哀叹。

最后一句“何处杨花过,飞来照角巾”给全诗增添了一丝生动的意象,杨花飘落于角巾,既是对春天的希冀,也象征着生活中细微而美好的瞬间。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中,展现出一种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生命的思考,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也引发对自身生活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旧时供奉曲,歌者亦无人。

    • 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昔日的歌声无人传唱,带来了一种孤独感。
  2. 但感岁年晚,不知天地春。

    • 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春天已至,却感受到的是晚年的惆怅。
  3. 客犹谈宝庆,吾亦及咸淳。

    • 客人谈论过往,诗人也追溯历史,表现出对历史的共同追忆。
  4. 何处杨花过,飞来照角巾。

    • 杨花象征春天的气息,飞落在角巾上,带来了一丝生机与希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歌者亦无人”与“岁年晚”,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杨花”与“角巾”的结合,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意境,隐喻着生命的细腻与美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回忆,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人希望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能够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供奉曲:象征传统与文化的传承。
  • 歌者:表达人与传统之间的关系,体现孤独感。
  • 杨花:象征春天、生命与希望。
  • 角巾:代表身份与地位,连接古代与现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客语》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黄石翁
    C. 杜甫
    D. 白居易

  2. “何处杨花过”中“杨花”象征着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D. 夏天

  3.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生命的意义
    B. 对未来的展望
    C. 对传统的怀念
    D. 对财富的追求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以春天为背景,表达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夜泊牛津》白居易:对时光流逝和历史的感慨,具有相似的怀旧情感。

诗词对比:

  • 《客语》与《春望》比较
    1. 两首诗均对时间流逝有深刻的感悟。
    2. 《客语》更侧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春望》则更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变迁。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黄石翁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