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计筹山中寄句曲山人》

时间: 2025-01-01 15:01:28

松花落粉啼子规,山人燕坐春昼迟。

石泉岂非《大韶》乐,日色犹是鸿荒时。

筠篮竹杖烟中语,青纸丹书林下诗。

应谢钱塘旧知识,白云独往无还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花落粉啼子规,山人燕坐春昼迟。
石泉岂非大韶乐,日色犹是鸿荒时。
筠篮竹杖烟中语,青纸丹书林下诗。
应谢钱塘旧知识,白云独往无还期。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松花像粉一样落下,杜鹃鸟在啼叫,山中人悠然坐着,春日的时光仿佛变得缓慢。石泉的流水难道不是如同大韶乐般动听吗?此时的阳光依旧似那遥远的荒野。手握筠篮,拄着竹杖,在烟雾缭绕中交谈,林下写下诗篇,纸上用青墨和朱笔记录着。想必要感谢过去在钱塘的老朋友,但白云却已独自飘远,再无归期。

注释

松花:松树的花,春天时松树开花,花落如粉。
子规:指杜鹃鸟,春天常见,叫声凄婉。
山人:指住在山中的人,隐士或游人。
石泉:山中流出的泉水。
大韶乐:古代的一种乐曲,象征优美的音乐。
鸿荒:指遥远的荒野,形容时间久远。
筠篮:用竹子编成的篮子。
青纸丹书:青纸上用朱笔写下的诗句。
白云:象征自由与飘逸。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石翁是元代的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常用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山中隐居生活的享受,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往日友人的怀念。诗中蕴含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山中生活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思念。开头的“松花落粉啼子规”直观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松花和杜鹃的啼叫营造了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场景。接着,诗人通过“石泉岂非大韶乐”的比喻,将自然的声音与高雅的音乐相提并论,表现了他对山水的深刻感受。

“日色犹是鸿荒时”一句,透出一种时光的流逝感,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接下来的描写“筠篮竹杖烟中语”,展现了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流露出一种闲适的情趣。

最后,诗人对旧识的谢意和白云的独往,暗示了人事如烟、时光易逝的哲理,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忧伤。这种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意的美感,又富有深刻的内涵,体现了黄石翁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松花落粉啼子规:春天的松花如粉末般洒落,杜鹃鸟在旁边啼叫,营造出春天的气氛。
  2. 山人燕坐春昼迟:隐士悠然自得,坐在山中享受春日的慵懒时光。
  3. 石泉岂非大韶乐:山中的泉水声如同美妙的音乐,表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4. 日色犹是鸿荒时:阳光依然像遥远的荒野,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珍惜当下的必要。
  5. 筠篮竹杖烟中语:在烟雾缭绕中,手握竹篮与竹杖,表达了人与自然的交流。
  6. 青纸丹书林下诗:在林下写下诗句,记录着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7. 应谢钱塘旧知识:想要感谢过去在钱塘的老朋友,表现出对友情的珍视。
  8. 白云独往无还期:白云自由飘荡,无归期,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石泉比作大韶乐,增强了自然之美。
  • 拟人:松花和杜鹃鸟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筠篮竹杖”,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旧友的思念,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松花: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子规:代表了自然的声音与人情的感伤。
  • 石泉:象征纯净与自然之美。
  •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羁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松花落粉啼子规”中的“子规”指的是: A. 一种花
    B. 杜鹃鸟
    C. 一种乐器

  2. 诗中提到的“石泉”象征了什么? A. 高雅的音乐
    B. 自然的纯净与美
    C. 诗人的孤独

  3. “白云独往无还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慨,正确吗?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黄石翁的《暮春计筹山中寄句曲山人》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往日的怀念,但黄石翁更侧重于隐逸生活的悠然,而李白则在历史感中流露出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黄石翁研究》
  • 《诗词鉴赏入门》
  • 《古诗词背诵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