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碧堂》
时间: 2025-01-17 08:47: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澄碧堂 唐珙 〔元代〕 黄河一清三千年,行潦灭没昆仑源。 我当濯足万里外,却怪尘土生青天。 何如曹溪一滴水,太阿削平如砺砥。 三江五湖不敢流,沧海无风清见底。 沅湘有脉通神州,乾坤无根元气浮。 青天在下水在上,铸出一片玻璃秋。 道人对此心自定,冷射瞳光双月影。 玲珑凿开云雾窗,悟作虚空大圆镜。
白话文翻译:
黄河的水清澈一次要三千年,小水流消失在昆仑山的源头。 我应当在万里之外洗脚,却奇怪尘土为何能覆盖青天。 不如曹溪的一滴水,太阿山削平得像磨刀石。 三江五湖的水都不敢流动,沧海平静得清澈见底。 沅湘的水脉通向神州大地,天地间无根的元气漂浮。 青天在上水在下,铸造出一片如玻璃般清澈的秋色。 道人面对此景心境自定,冷光射出双月影。 玲珑的窗户凿开云雾,领悟到虚空如大圆镜。
注释:
- 黄河一清三千年:比喻黄河难得清澈,象征难得的清明时刻。
- 行潦:小水流。
- 昆仑源:昆仑山的源头,指黄河的源头。
- 濯足:洗脚,比喻远离尘世。
- 曹溪:佛教圣地,比喻清净之地。
- 太阿:山名,比喻高峻。
- 砺砥:磨刀石。
- 三江五湖:泛指众多水域。
- 沅湘:指湖南的沅江和湘江。
- 神州:指中国。
- 乾坤:天地。
- 元气:宇宙间的原始力量。
- 玻璃秋:形容清澈如玻璃的秋色。
- 道人:指修道之人。
- 冷射瞳光双月影:形容道人眼中冷静而明亮的光芒。
- 玲珑:形容窗户精致。
- 虚空大圆镜:比喻心境空明如镜。
诗词背景: 唐珙,元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通过对比黄河的浑浊与曹溪的清澈,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和佛教典故,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黄河的浑浊与曹溪的清澈作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深切向往。诗中“黄河一清三千年”与“曹溪一滴水”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清净之难得与珍贵。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凝练,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深切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黄河一清三千年”:黄河难得清澈,象征难得的清明时刻。
- “行潦灭没昆仑源”:小水流消失在昆仑山的源头,比喻尘世的短暂与无常。
- “我当濯足万里外”:诗人希望远离尘世,追求清净。
- “却怪尘土生青天”:对尘世的无奈与厌倦。
- “何如曹溪一滴水”:曹溪的清净与黄河的浑浊形成对比。
- “太阿削平如砺砥”:太阿山削平得像磨刀石,比喻清净之地的平坦与坚实。
- “三江五湖不敢流”:众多水域都不敢流动,比喻清净之地的宁静。
- “沧海无风清见底”:沧海平静得清澈见底,比喻清净之地的透明与纯净。
- “沅湘有脉通神州”:沅湘的水脉通向神州大地,比喻清净之地与尘世的联系。
- “乾坤无根元气浮”:天地间无根的元气漂浮,比喻清净之地的虚无与超脱。
- “青天在下水在上”:青天在上水在下,比喻清净之地的和谐与平衡。
- “铸出一片玻璃秋”:铸造出一片如玻璃般清澈的秋色,比喻清净之地的美丽与纯净。
- “道人对此心自定”:道人面对此景心境自定,比喻清净之地的宁静与安定。
- “冷射瞳光双月影”:道人眼中冷静而明亮的光芒,比喻清净之地的智慧与洞察。
- “玲珑凿开云雾窗”:玲珑的窗户凿开云雾,比喻清净之地的通透与明朗。
- “悟作虚空大圆镜”:领悟到虚空如大圆镜,比喻清净之地的空明与广大。
-
修辞手法:
- 对比:黄河的浑浊与曹溪的清澈形成对比,突出了清净之难得与珍贵。
- 比喻:太阿山削平得像磨刀石,比喻清净之地的平坦与坚实。
- 拟人:三江五湖不敢流,比喻清净之地的宁静。
-
主题思想: 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境界。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深切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黄河:象征浑浊与尘世。
- 曹溪:象征清净与超脱。
- 太阿山:象征高峻与坚实。
- 三江五湖:象征众多水域与尘世。
- 沧海:象征宁静与纯净。
- 沅湘:象征水脉与联系。
- 乾坤:象征天地与宇宙。
- 玻璃秋:象征清澈与美丽。
- 道人:象征修行与智慧。
- 虚空大圆镜:象征空明与广大。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黄河一清三千年”比喻什么? A. 黄河难得清澈 B. 黄河经常清澈 C. 黄河永远不清澈 D. 黄河容易清澈
- 诗中“曹溪一滴水”象征什么? A. 浑浊 B. 清净 C. 平凡 D. 污秽
- 诗中“太阿削平如砺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 诗中“三江五湖不敢流”表达了什么? A. 水域的宁静 B. 水域的流动 C. 水域的浑浊 D. 水域的污秽
答案:1. A 2. B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
-
诗词对比:
- 唐珙《澄碧堂》与王维《山居秋暝》: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但唐珙的诗更多地运用了佛教典故和自然意象,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唐珙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唐珙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