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将去黄郡,为廨西小园赋此》
时间: 2025-01-04 11:59: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将去黄郡,为廨西小园赋此》
作者:邓嘉缜
画里分明,绿阴城郭栖云岫。
薜萝鳞叠女墙低,亭子临江口。
春水一江似酒。
更双燕掠波纹皱。
隔江村落,带郭人家,靓明如绣。
半岁句留,个中几日间消受。
春风一例到江潭,添种纤纤柳。
景色何曾改旧。
问领略曾经谁某。
一回爪雪,三宿空桑,也应回首。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中清晰可见,绿荫环绕的城郭中栖息着云雾。
薜萝交错着,低矮的女墙旁,亭子临近江边。
春水如同美酒一般流淌。
又有双燕掠过波纹,留下皱褶。
隔着江水,村落和城郭中的人家,明亮如绣。
半年的诗句在此停留,然而其中的日子却悄然流逝。
春风依旧吹到江边,增添了纤细的柳条。
景色何曾改变过去的模样?
问谁曾领略过这段岁月。
一次在雪中踏过,三天在空桑中停留,应该也会回首往事。
注释:
- 薜萝:一种植物,常用作装饰,寓意柔美。
- 女墙:古代建筑的墙体,通常较低,用于防护。
- 亭子:园中供人休息的建筑,象征闲适。
- 江潭:江边的水潭,象征自然的静谧。
- 靓明如绣:形容村落清晰明亮,像精美的刺绣。
- 爪雪:可能指的雪的印迹,象征回忆或往事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邓嘉缜(1882-1940),字少卿,号白云山人,近代诗人,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历黄郡小园时,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留恋和对过往岁月的思考,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是一首描绘春日美景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小园的宁静与优雅。开篇以“画里分明”引入,仿佛将读者带入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绿阴环绕的城郭和亭子临江的场景交相辉映。诗中“春水一江似酒”的描写,生动地传达了春水的鲜活与柔美,令人心生向往。
而“更双燕掠波纹皱”,则通过燕子掠过水面的细腻描写,进一步增添了春日的生机。随着景色的变化,诗人开始反思时间的流逝,半年的时光如同转瞬即逝的诗句,令人感慨万千。诗的最后,诗人以“问领略曾经谁某”唤起对往日的追忆,借用自然景色的变迁,映射出人事的无常,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既有对景色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画里分明,绿阴城郭栖云岫:画面清晰,绿荫中的城郭与云雾交融。
- 薜萝鳞叠女墙低,亭子临江口:低矮的女墙与亭子相依,构成了优雅的景致。
- 春水一江似酒:春水碧绿,像醇酒般迷人。
- 更双燕掠波纹皱:双燕飞过,波面泛起涟漪。
- 隔江村落,带郭人家,靓明如绣:隔着江水,村落与城郭人家的景色清晰如刺绣。
- 半岁句留,个中几日间消受:半年的诗句在此停留,日子却悄然流逝。
- 春风一例到江潭,添种纤纤柳:春风依旧吹来,柳条愈发纤细。
- 景色何曾改旧:自然景色依旧未变。
- 问领略曾经谁某:问谁曾领略过那些岁月。
- 一回爪雪,三宿空桑,也应回首:回忆过去的点滴,应该也会回首往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比作美酒,生动形象。
- 对仗:如“靓明如绣”,对称美,增强韵律感。
- 拟人:春风的描写,使自然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日美景,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过往岁月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生命的活力与青春。
- 双燕: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柳: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延续。
- 村落:代表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水一江似酒”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薜萝”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 A. 生命的坚韧
- B. 自然的美丽
- C. 人的孤独
- 答案:B
-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人事的追忆
- B. 对春天的热爱
- C. 对历史的反思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邓嘉缜《烛影摇红》与李白《庐山谣》: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但邓的细腻与李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