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吴瑞卿归武昌》
时间: 2025-01-06 13:34: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吴瑞卿归武昌
作者:王冕(元代)
古越古为山水府,篁竹菁菁无啸聚。
耕田凿井各有为,文物衣冠比邹鲁。
玄风已散茫茫然,几回沧海成桑田。
眼前飞走杂枭獍,草木憔悴愁无天。
君来推谳洗烦毒,画帘不动风肃肃。
荆花脱洒春攸扬,一奁清透湖天绿。
赤子欣欣行大道,拍手争歌君政好。
明月冷浸甘棠阴,光风碧长圜扉草。
三载考绩鹰脱韝,解鞍出买江上舟。
黄童白叟不可留,山风惨淡江风愁。
十里长亭正花柳,绿波翻动蒲萄酒。
玉笙吹切蓬莱云,西去青山如马走。
知君住处好神仙,洞庭赤壁浮紫烟。
武昌樊口最幽绝,东坡曾为留五年。
君今归去荣画锦,水色山光缘席枕。
我亦欲写岩壑图,挂君高堂对君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送别和对故乡的美好回忆。诗人描绘了古越的美丽山水,竹林清幽,没有喧嚣。耕作和打井各有其用,文物和服饰与古代的齐鲁相媲美。随着时间的流逝,过去的风尚已如烟散去,沧海变桑田。眼前的景象杂乱无章,草木也因愁苦而憔悴。朋友你来这里帮助我解脱烦恼,画帘静静地悬挂,微风轻拂。荆花随春风飘扬,湖面清澈,天边一片碧绿。人们欢欣鼓舞地走在大道上,拍手歌唱着君主的美德。明月静静照在甘棠树阴下,清风拂过草地,悠长而宁静。三年考绩如同鹰脱弦,解开鞍具,准备乘船江上游。黄童白叟都不能停留,山风悲凉,江风忧愁。十里长亭花柳正盛,绿波荡漾,酒香四溢。玉笙声声如同蓬莱云,西去之时青山似马奔走。知道你在那处如神仙般的居所,洞庭湖和赤壁浮现紫烟。武昌樊口最为幽静,东坡曾在此留住五年。你如今归去,前景光明如锦,山水相映,成为席枕。我也想描绘岩壑的图画,挂在你的高堂,与君共饮。
注释
- 古越:指古代越国,今浙江一带,因其山水秀丽而闻名。
- 篁竹:竹子,象征着清幽之地。
- 耕田凿井:形容各自勤劳,生活有序。
- 文物衣冠:指文采和服饰,表明社会风尚。
- 玄风:指理想或道德风气。
- 沧海成桑田:比喻世事变化无常。
- 荆花:春天的花,象征着生机。
- 赤子:这里指忠诚之人,表示对君主的热爱。
- 三载考绩:三年的考核,反映个人的努力和成就。
- 武昌樊口:地名,风景幽美。
- 东坡:指苏轼,曾在此地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吴瑞卿归武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和对故乡的美好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吴瑞卿归武昌》是一首富有情感和画面感的送别诗,诗中不仅有对友人的深情祝福,也浸透了对故乡山水的热爱。王冕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展现出一个理想的生活场景。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古越的美丽环境,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在诗歌的语言上,王冕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对偶的使用,使得整首诗条理分明,音韵和谐。同时,诗中大量的意象如“明月”、“荆花”、“绿波”等,均传达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营造出一种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深情而又略带忧伤的,既表现了对友人的不舍,也流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王冕在此通过送别这一主题,传达了人生如梦的哲理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越古为山水府”:古代的越地是山水的好地方,表明自然环境优美。
- “篁竹菁菁无啸聚”:竹子青翠,环境清幽,没有喧嚣的声响。
- “耕田凿井各有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目标。
- “文物衣冠比邹鲁”:文采和服饰都与古代的齐鲁相媲美,显示出文化的积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沧海成桑田”,形象地表达时间的变迁。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和友谊的描绘,传达了对过往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美好期待。王冕以细腻的情感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篁竹:象征清新与宁静。
- 明月:代表纯洁与思念。
- 荆花:象征春天的生机。
- 绿波:表示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冕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元代
- D. 明代
-
诗中“古越”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今湖北
- B. 今浙江
- C. 今湖南
- D. 今广东
-
诗中提到的“荆花”象征什么?
- A. 秋天
- B. 春天
- C. 冬天
- D. 夏天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送别》:李叔同(弘一法师)
诗词对比:
- 王冕的《送吴瑞卿归武昌》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均为送别诗,前者更注重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后者则表现了人生的感慨与志向的追求,二者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王冕诗集》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