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 其五十三》

时间: 2025-01-19 21:59:09

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
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
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
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

白话文翻译:

战国时期何等纷乱,兵器与战争如浮云般飘荡。
赵国依靠两只猛虎进行争斗,晋国则被六个卿大夫所分割。
奸臣想要夺取权位,结党营私,自相残杀。
果然田成子,最后杀了齐国的君主。

注释:

字词注释:

  • “纷纷”:形容事物繁杂、混乱。
  • “兵戈”:指战争和武器。
  • “倚”:倚仗、依靠。
  • “虎斗”:形容激烈的争斗。
  • “六卿”:指晋国的六位大臣。
  • “奸臣”:指心怀不轨的臣子。
  • “窃位”:暗中夺取权位。
  • “田成子”:指田氏家族的田成子,历史上以擅权著称。
  • “齐君”:指齐国的君主。

典故解析:

  •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一个多国割席、不断战争的时期。
  • 田成子:历史上田氏代齐的故事,代表了权臣夺权的典型例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豪放奔放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人生、爱情等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李白对历史的思考之时,反映了他对战国时期权力斗争的深刻洞察与感慨,表现了对人性和政治斗争的关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战国时期混乱局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权力斗争和人性丑恶的深切反思。开篇“战国何纷纷,兵戈乱浮云”以感叹的语气引入,立即呈现出战争的混乱与人心的惶恐,构建出一种紧张而动荡的历史氛围。接着通过“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生动地描绘了赵国和晋国的权力争斗,为读者展现了各国之间明争暗斗的局面。

在“奸臣欲窃位,树党自相群”中,诗人提出了政治的阴暗面,揭示了奸臣为了权力而相互勾结、排挤的现象,展现了人性中贪婪、自私的一面。最后一句“果然田成子,一旦杀齐君”则以历史事件作结,警醒人们权力斗争的残酷和不可预测,流露出李白对历史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表达了李白对权力、战争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战国何纷纷”:表现出战国时期的复杂与混乱。
  2. “兵戈乱浮云”:形象地描述战争的频繁与不安定。
  3. “赵倚两虎斗”:指赵国依赖实力强大的两位将领进行斗争。
  4. “晋为六卿分”:说明晋国的权力被六位大臣分割。
  5. “奸臣欲窃位”:揭示了政坛上奸臣的阴谋。
  6. “树党自相群”:奸臣结成小团体,互相掣肘。
  7. “果然田成子”:历史上田氏家族的权臣。
  8. “一旦杀齐君”:田成子最终杀掉了齐国的君主,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残酷。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赵倚两虎斗,晋为六卿分”,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战争比作“浮云”,形象而生动,表现出战争的无常。
  • 排比:将历史事件的描述进行排比,增强了语气的强烈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反思,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复杂,表现出诗人对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深刻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国:象征着纷争与动荡的时代。
  • 兵戈:代表战争与冲突。
  • :象征强权与斗争。
  • 奸臣:象征权力的腐败与阴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兵戈”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友谊

  2. “赵倚两虎斗”中“虎”指代什么?
    a) 动物 b) 强大的将领 c) 虎视眈眈的敌人

  3. 田成子在诗中代表了怎样的角色?
    a) 君主 b) 忠臣 c) 权臣

答案:

  1. b) 战争
  2. b) 强大的将领
  3. c) 权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描写战乱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 王勃《滕王阁序》:表现历史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古风》与杜甫的《兵车行》:两者均反映了战争对社会的影响,但李白侧重于对权力斗争的直观描写,而杜甫则更关注战争对民生的苦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唐代多位诗人的代表作。
  • 《李白全集》:包括李白的全部诗作及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