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栖嵓寺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1 14:01:23

层岩重倚尚斜阳,山下风烟一漫苍。

恨煞爱山王老子,不来同宿赞公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层岩重倚尚斜阳,
山下风烟一漫苍。
恨煞爱山王老子,不来同宿赞公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层层叠叠的山岩在斜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巍峨,山下的风烟弥漫,景色苍茫。诗人对王老子的怨恨是因为他太爱山,却不来和我一起住在赞公的房子里。

注释:

  • 层岩:指重叠的山岩,形容山势雄伟。
  • 斜阳:指夕阳,光线倾斜,给山岩披上金色的光辉。
  • 风烟:指山下的雾霭,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恨煞:形容极其恨怨,表达诗人对此事的不满。
  • 王老子:即王重阳,指道教创始人之一,诗人以其为典型,表达对爱山人士的羡慕。
  • 赞公房:指赞公的住所,隐喻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共享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字仲明,号澹庵,浙江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善于捕捉景物中的细腻情感。王恽的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游栖嵓寺三首》是王恽在游览栖嵓寺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的情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怅惘,反映了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象非常生动,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怨恨,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首句“层岩重倚尚斜阳”以“层岩”勾勒出山的雄伟,结合“斜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夕阳西下时的静谧和孤独。接下来的“山下风烟一漫苍”则通过描写山下的雾霭,进一步增强了整个环境的朦胧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遐想与思念。

最后两句“恨煞爱山王老子,不来同宿赞公房”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既有对王老子的羡慕之情,也有对友人不来相聚的怨恨,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给予读者一种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层岩重倚尚斜阳:描绘山岩的重叠和夕阳的景象,给人以视觉的冲击。
  • 山下风烟一漫苍:描写山下的风烟,营造出一种幽远而苍茫的感觉。
  • 恨煞爱山王老子:表达对王老子的羡慕与怨恨,反映出对友人的思念。
  • 不来同宿赞公房:直接表达对友人不来相聚的失落与怨恨。

修辞手法:

  • 比喻:无形的情感通过自然景象形象化。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山岩、斜阳、风烟等意象的运用,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孤独的感慨,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层岩:象征着自然的伟岸与庄严,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
  • 斜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 风烟:象征着人生的迷茫与不确定,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思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一位? A. 李白
    B. 王恽
    C. 杜甫

  2. 诗中“层岩重倚尚斜阳”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A. 夜晚的星空
    B. 傍晚的山景
    C. 清晨的湖面

  3. “恨煞爱山王老子”中的“王老子”指的是谁? A. 道教创始人
    B. 古代圣人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庐山谣》则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追求,二者在情感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王恽的《游栖嵓寺三首 其三》,感受其诗歌艺术的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