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后一日作》

时间: 2025-01-19 18:55:54

懊恼春悰困宿酲,偶随游子到溪亭。

多情几行城南柳,三度春风见汝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明后一日作》 王恽 〔元代〕

懊恼春悰困宿酲,偶随游子到溪亭。
多情几行城南柳,三度春风见汝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清明节后的一种惆怅心情。诗人因为春日的酣醉而懊恼,偶尔跟着一个游子来到了溪边的亭子。诗中提到,在城南的柳树旁,春风吹过几次,柳树变得愈加青翠。

注释:

  • 懊恼:懊悔、烦恼。
  • 春悰:指春天的酣醉。
  • 困宿酲:因饮酒而感到困倦和头痛。
  • 游子:游荡的人,通常指远行的年轻人。
  • 溪亭:溪水边的亭子。
  • 多情:指对事物有深厚感情。
  • 城南柳:城南的柳树,象征思念和离别。
  • 三度春风:指春风吹过三次,象征季节的变迁和情感的回荡。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提到的“城南柳”与“春风”都蕴含了古代文人对春天和柳树的普遍情感。这些意象常常出现在唐诗中,代表着离别、思念与春天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是元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元世祖时期,长于南宋末年,受过良好的教育,工诗文,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清明节是祭扫祖先的日子,诗人在节后写下此诗,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反映了他在春日游历中的情感起伏。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愉悦与惆怅的交织。开头的“懊恼春悰困宿酲”透露出诗人因贪饮而产生的懊恼,恰似春日的美好让人沉醉,然而醉后却又感到不适,体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接着,诗人追随游子来到溪亭,这一行为象征着人生的流动与变迁。最后一句“多情几行城南柳,三度春风见汝青”则通过柳树与春风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伤感的情感,仿佛在诉说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示了王恽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懊恼春悰困宿酲:诗人因春日的酣醉而感到懊恼,表现了一种迷醉后的苦恼。
  • 偶随游子到溪亭:跟随游子到达溪边亭子,暗示着人生的流动与短暂。
  • 多情几行城南柳:城南的柳树多情而动人,象征着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 三度春风见汝青:春风的吹拂使得柳树愈发青翠,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生机与柳树的青翠比作情感的表达。
  • 拟人:柳树似乎有情感,表达了对游子的思念。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工整,展现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好和对游子的追随,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折射出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与希望。
  • :代表着思念、离别与柔情。
  • 溪亭:象征着自然的宁静与人际的交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本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王恽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游子”主要指什么?

    • A. 远行的人
    • B. 诗人的朋友
    • C. 游山玩水的人
    • D. 回乡的人
  3. 诗中“懊恼春悰困宿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苦恼
    • C. 惆怅
    • D. 忧虑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
  2. 李白《月下独酌》
  3.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王恽的《清明后一日作》与杜甫的《春望》在主题上都关注春天与人情的关系。王恽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体验,而杜甫则在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体现了不同的生活境遇与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