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曲道中早行》

时间: 2025-01-01 12:51:48

京国秋风急,驱车还晓行。

石林清露滴,野水白烟生。

逾坂迟童仆,问程称弟兄。

丹霞开曙色,前馆正鸡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京国秋风急,驱车还晓行。
石林清露滴,野水白烟生。
逾坂迟童仆,问程称弟兄。
丹霞开曙色,前馆正鸡声。

白话文翻译:

在京城的秋风中,我急忙驱车早行。
石林中清晨的露水滴落,野外的水面上升起白烟。
越过山坡,童仆慢慢走来,问我行程,称我为兄弟。
丹霞山的晨曦映照出曙光,前面的客馆正传来鸡鸣声。

注释:

  • 京国:指京城,明代的首都。
  • 秋风急:形容秋天的风很急促,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
  • 驱车:驱动马车,表示出行的动作。
  • 石林:指有许多石头的地方,通常指风景区。
  • 白烟:水面蒸发形成的雾气。
  • 逾坂:翻过山坡。
  • 童仆:少年仆人,表示身份地位。
  • 丹霞:指丹霞山,以其独特的红色岩石著称。
  • 曙色:清晨的光亮。
  • 前馆:前面的客栈。
  • 鸡声:指鸡鸣声,通常在清晨时分听到。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明确的典故,但“丹霞”是一个美丽的山名,常用来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古代诗词中,许多诗人都喜欢描写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凤,明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通常具有清新自然的风格,善于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秋日的早晨,诗人可能是在外出游历或归途中,情景描写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欣赏和旅途的感受。

诗歌鉴赏:

《勾曲道中早行》通过描绘秋日的清晨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诗的开头“京国秋风急”迅速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而略显急促的早晨,秋天的风带来凉意,仿佛在催促着人们的行程。紧接着,诗人通过“石林清露滴,野水白烟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秋晨图景。清晨露水的滴落与水面升起的白烟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活力。

“逾坂迟童仆,问程称弟兄”则引入了人际关系的温暖,童仆的称呼让人感受到一种亲切感,仿佛在提醒我们即使在匆忙的旅途中,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依然重要。最后两句“丹霞开曙色,前馆正鸡声”则是对一天新生活的迎接,鸡鸣声与曙光的交织,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新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清晰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秋日清晨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折射出旅途中的人情温暖,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京国秋风急:描绘了一个急促的早晨,暗示时间的紧迫感。
  2. 驱车还晓行:强调出行的状态,表示作者在清晨时分出发。
  3. 石林清露滴:描写清晨的石林中,露水清晰可见,展现自然的真实与细腻。
  4. 野水白烟生:水面升起的白烟,形成一种朦胧的美感,增添了诗的意境。
  5. 逾坂迟童仆:童仆的慢行,显现出一种轻松的态度,形成与前句的对照。
  6. 问程称弟兄:这里的称呼表达出一种亲密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7. 丹霞开曙色:用“丹霞”来形容晨曦,表现出自然景观的壮观。
  8. 前馆正鸡声:鸡鸣声与晨光一起,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风急,晓行”,体现了诗的格律美。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联系,增添了诗的趣味性。
  • 意象:清露、白烟、鸡声等意象相互交融,构成了一个生动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旅途中对人情的关注,体现了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秋风: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带来思考与感悟。
  2. 石林:自然的坚韧与静谧,代表着永恒。
  3. 露水:清晨的象征,象征着生命的清新与活力。
  4. 白烟:自然的变幻,表现了人心的柔软与感性。
  5. 丹霞:壮丽的自然景观,象征着生命的壮美。
  6. 鸡鸣:新一天的开始,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国”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京
    B. 北京
    C. 上海
    答案:B. 北京

  2. “石林清露滴”中的“露”指的是什么? A. 雨
    B. 露水
    C. 雪
    答案:B. 露水

  3. 诗中提到的“童仆”是指什么? A. 小孩
    B. 佣人
    C. 朋友
    答案:B. 佣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静夜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
  • 《春晓》: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对生命的赞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陈凤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秋天的诗歌:自然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