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二》

时间: 2025-01-06 11:41:14

老木萧萧唯见梗,伸向虚空,起伏风前省。

黑瘦颜华知夜永,乌啼自是有馀兴。

秋下寒催心魄迸,片片翻飞,片片烧痕影。

我本天生真骨冷,只随火祭灰中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老木萧萧唯见梗,
伸向虚空,起伏风前省。
黑瘦颜华知夜永,
乌啼自是有馀兴。
秋下寒催心魄迸,
片片翻飞,片片烧痕影。
我本天生真骨冷,
只随火祭灰中醒。

白话文翻译:

在萧瑟的秋天,古老的树木只剩下枯枝,
它们向空中伸展,在风中摇曳,反思自身的存在。
黑黝黝的面容和憔悴的花朵知道漫长的夜晚,
而乌鸦的啼鸣似乎又是多余的兴致。
秋风催促着寒意,让我的心灵如同迸裂,
片片落叶翻飞,留下了烧灼的痕迹。
我本性格冷淡,天生真骨冷,
只是在火中祭奠后,才在灰烬中醒悟。

注释:

  • 老木: 指年老的树木,象征衰老和沉重的历史。
  • : 枯枝,树木的残余部分,表现出凋零的状态。
  • 虚空: 空旷的天空,暗示孤独和渺小。
  • 颜华: 指花的颜色和美丽,通常用来形容花的状态。
  • 乌啼: 乌鸦的叫声,暗示凄凉与冷清。
  • : 爆裂,形容心灵的痛苦和冲击。
  • 烧痕影: 烧焦的痕迹,隐喻过去的痛苦和回忆。
  • 真骨冷: 意指内心坚冷,性格孤傲。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添雪斋,现代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常常反映对生命、时间和存在的思考。
  •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现代社会中,反映了个人对生命的感悟,尤其是在秋天这个象征衰退和思考的季节,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二》以浓厚的秋意为背景,展现了一种深切的生命感悟。诗中的“老木萧萧唯见梗”引入了萧条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老树的枯枝伸向虚空,似乎在无奈中反思生命的意义。接着,诗人通过“黑瘦颜华知夜永”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的沉思,夜漫漫,而花的凋零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乌啼自是有馀兴”则巧妙地将生与死的对比展现出来,乌鸦的啼叫是对夜晚的回应,也是一种生命的象征。

随着秋风的寒意加深,诗人的心情愈发沉重,“片片翻飞,片片烧痕影”描绘了落叶纷飞的景象,落叶不仅是自然的轮回,也是心灵的伤痕。最后,诗人以“我本天生真骨冷”总结了自身的特质,表达了一种超脱的态度,似乎在火与灰烬的祭奠中找到了生命的觉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存在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老木萧萧唯见梗: 通过描绘枯木的景象,暗示生命的衰老与残缺。
    2. 伸向虚空,起伏风前省: 空旷的天空让人感到孤独,树木在风中摇曳,反思自身的存在。
    3. 黑瘦颜华知夜永: 夜晚的漫长与花的凋零相伴,生命的美丽与短暂形成对比。
    4. 乌啼自是有馀兴: 乌鸦的叫声在夜晚显得多余,反映了生命的孤独与无奈。
    5. 秋下寒催心魄迸: 秋风的寒意催促心灵深处的痛苦与冲击。
    6. 片片翻飞,片片烧痕影: 落叶如同心灵的创伤,暗示过去的痛苦。
    7. 我本天生真骨冷: 自我性格的冷淡与孤傲。
    8. 只随火祭灰中醒: 通过火的祭奠,获得了对生命的重新认识。
  • 修辞手法:

    • 比喻: “老木萧萧”暗示衰老和无奈。
    • 拟人: 树木向虚空伸展,仿佛有自己的情感与思考。
    • 对仗: 句式的对称,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探讨生命的脆弱与孤独,通过秋天的意象,表现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老木: 象征衰老、时间的流逝。
  • 虚空: 代表孤独与无尽的思考。
  • 乌鸦: 生命的悲凉与无奈。
  • 秋风: 变化与无情的象征。
  • 火与灰: 通过祭奠的方式,表达重新认识生命的过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老木萧萧”主要象征什么? A. 年轻
    B. 衰老
    C. 繁荣
    D. 幸福

  2. “黑瘦颜华知夜永”中的“夜”指的是什么? A. 白天
    B. 漫长的时间
    C. 清晨
    D. 星夜

  3. 诗中提到的“片片翻飞”主要描绘了什么意象? A. 花朵
    B. 落叶
    C. 彩虹
    D. 星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 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水调歌头》: 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反映了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情感更加开阔。

参考资料:

  • 《现代诗歌鉴赏》
  • 《唐诗宋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