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元好问 〔金朝〕
痛负花朝,半春犹在长安道。
故园春早。红雨深芳草。
愁里花开,愁里花空老。
西归好。一尊倾倒。
乞与花枝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遗憾和对故乡的思念。虽然春天已过一半,但长安的春天依然未尽。在故乡的春天来得更早,花草深深,被红雨滋润。愁苦中花朵盛开,却又因愁苦而凋零。归西的路上,酒杯倾倒,希望能借花枝的怨恨来抒发心中的愁苦。
注释:
- 痛负:痛苦地错过。
- 花朝:花朝,二月十五,春天的节气,象征春天的到来。
- 深芳草:深厚的芳草,形容春天繁茂的草木。
- 愁里:愁苦中。
- 倾倒:指酒杯倾斜,象征喝酒的状态。
- 乞与:请求给予。
典故解析:
“花朝”是古代重要的节日,象征春天的来临。古人常以花描绘春天的美好,然而诗人在此却感受到失落与惆怅,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元好问,金朝诗人,字天锡,号贞白。元好问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多样的风格著称,尤其擅长词作。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金朝时期,正值北方社会动荡,诗人身处长安,思念故乡的春光,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点绛唇》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乡之情的词作。诗人在春日的长安,内心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怀念。前两句“痛负花朝,半春犹在长安道”,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惋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而“故园春早”则暗示着故乡的春天来得更早,更添了几分惆怅。接下来的“红雨深芳草”描绘了春天的美丽,然而“愁里花开,愁里花空老”则揭示了愁苦与花的关系,象征着美丽与哀伤的交织。
最后两句“西归好。一尊倾倒”,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渴望,以及借酒浇愁的无奈。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对故乡的深情厚谊。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痛负花朝:感到痛苦和遗憾,错过了春天的美好。
- 半春犹在长安道:春天已经过了一半,仍然在长安的街道上。
- 故园春早:故乡的春天来得更早。
- 红雨深芳草:春雨滋润了芳香的草地。
- 愁里花开,愁里花空老:在愁苦中花开,也在愁苦中花凋零。
- 西归好:归西的路途是美好的。
- 一尊倾倒:酒杯倾倒,象征饮酒时的豪情。
- 乞与花枝恼:希望能与花枝一起感受愤懑。
-
修辞手法:本词使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花朵被赋予了情感,体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的互动。
-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与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失去的痛苦,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愁苦。
意象分析:
- 花:象征春天与美好,亦代表着短暂和易逝。
- 春:象征生命的希望与生机,却也暗含了流逝的无奈。
- 酒:用来抒发情感,寄托对愁苦的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通过哪种自然现象表达内心的愁苦?
- A. 春雨
- B. 秋风
- C. 夏日阳光
-
“故园春早”中的“春早”指的是?
- A. 春天开始的早
- B. 春天已经结束
- C. 春天的花开得早
-
“西归好”中,诗人想表达什么情感?
- A. 对归乡的向往
- B. 对长安的热爱
- C. 对春天的厌倦
答案:1.A 2.C 3.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元好问的《点绛唇》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以春天为主题,前者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后者则更多展现了对爱情的眷恋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元好问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