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普天乐·浙江秋
作者:姚燧〔元代〕
浙江秋,吴山夜。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
寒雁来,芙蓉谢。
冷雨青灯读书舍,
怕离别又早离别。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
宁奈些些。
白话文翻译
在浙江的秋夜,吴山下沉浸在愁绪中。愁苦随着潮水而去,而心中的仇恨却与山一同叠加。寒雁飞来,芙蓉花也凋谢了。冷雨打在青灯上,我在书房中读书,心中害怕离别又不得不早早离别。今晚我喝醉了,明天就要离开,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一切。
注释
- 浙江秋:指浙江省的秋天,表现出特定的季节气氛。
- 吴山: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著名的山脉,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历史的沉淀。
- 愁随潮去:愁苦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消散,暗示着忧伤的无奈与变化。
- 寒雁:指寒冷季节飞来的大雁,象征着孤独与离别。
- 芙蓉谢:芙蓉花在秋天凋谢,暗示生命的短暂与美好的逝去。
- 冷雨青灯读书舍:在书房里,冷雨打在青灯上,营造出孤独的读书氛围。
- 宁奈些些:无奈之情,表达内心的无助与愁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燧(约1250—1320),字士杰,号白沙,元代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忧伤。
诗歌鉴赏
《普天乐·浙江秋》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浙江秋夜的景象,作者通过具体的自然景物,如吴山、寒雁、芙蓉及冷雨,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开篇“浙江秋,吴山夜”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略显忧虑的场景,似乎在诉说一个人内心的孤寂。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一句,表现出愁苦与恨意的对比,愁苦随着潮水的退去而消失,而恨意却如山般沉重,难以承载。接着,寒雁的到来和芙蓉的凋谢,再次强调了离别与失去的主题,令人感到时光流逝的无情。
“冷雨青灯读书舍,怕离别又早离别”,此句展现了诗人在书房内的孤独情景,冷雨打湿了窗外的世界,青灯下的读书者却惧怕着即将来临的离别。这种情感的交织,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以“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结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安与无奈。总结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深入的情感,描绘出一个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思索,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浙江秋,吴山夜:浙江的秋天,夜幕下的吴山,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愁随潮去,恨与山叠:愁苦随着潮水的去来而变动,而恨意如山般沉重,难以释怀。
- 寒雁来,芙蓉谢:寒雁的到来象征着离别,而芙蓉的凋谢则暗示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 冷雨青灯读书舍:冷雨打在窗外,青灯下的书房显得更加孤独。
- 怕离别又早离别:对即将离别的恐惧与无奈。
- 今宵醉也,明朝去也,宁奈些些:表达了对未来去向的无奈,似乎即使醉酒也无法逃避即将到来的离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愁苦比作潮水,表现其变化无常。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类情感,如“芙蓉谢”表现生命的短暂。
- 对仗:如“愁随潮去,恨与山叠”,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山:象征着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承载着诗人的情感。
- 寒雁:象征孤独与离别,带有秋天的萧索感。
- 芙蓉:象征美丽与短暂,暗示人生的无常。
- 冷雨: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沉重。
- 青灯:象征知识与孤独,突显诗人的内心世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愁随潮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
“寒雁来,芙蓉谢”中的芙蓉象征着什么?
A. 美好事物的凋谢
B. 生命的长久
C. 温暖的春天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快乐
B. 伤感
C. 激昂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普天乐·浙江秋》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皆表现了对离别的感慨。但姚燧的诗更侧重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融,而杜甫则通过对兄弟情的回忆,展现了更深层的亲情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姚燧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