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狮儿 其三》

时间: 2025-01-04 12:16:49

妆楼正卧,底须诘取,于菟痴小。

解事吴娃,戏学凤仙亲捣。

红丝缭绕。

便万贯、呼来还少。

防失却,袅蹄重铸,閒坊寻到。

蟋蟀吟中醒悄。

正无声四壁,立残斜照。

不捕依然,阶药纷披藏好。

携儿乳饱。

从榻畔、微温相恼。

春回早。

八九墙阴新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妆楼正卧,底须诘取,于菟痴小。
解事吴娃,戏学凤仙亲捣。
红丝缭绕。便万贯呼来还少。
防失却,袅蹄重铸,閒坊寻到。
蟋蟀吟中醒悄。正无声四壁,立残斜照。
不捕依然,阶药纷披藏好。
携儿乳饱。从榻畔微温相恼。
春回早。八九墙阴新扫。

白话文翻译:

在妆楼中恬静地卧着,底下那小小的事物该如何追问?
了解事情的吴娃,戏弄着学凤仙花的样子,亲手捣弄。
红丝缠绕,便是千金万贯的呼唤也觉得少。
小心翼翼地防备失去,轻盈的马蹄重铸,闲暇时在坊间寻觅。
蟋蟀在吟唱中醒来,四壁无声,斜阳照亮残影。
不再捕捉,阶下的药草纷纷披散藏好。
抱着孩子,奶水充足。从榻边微微温存,心中略感不快。
春天早已归来,墙角的阴影已经被新扫过。

注释:

  • 妆楼:指装饰精美的楼阁。
  • :指野兔,诗中作“于菟”,意为对小事的无奈。
  • 吴娃:指吴地的女子,常代表聪慧而机灵的女性。
  • 凤仙:凤仙花,常用作比喻。
  • 缭绕:环绕、纠缠。
  • 袅蹄:形容轻盈的马蹄声。
  • :指草药,常与生活、健康有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厉鹗(约1740-1816),清代诗人,以擅长描绘生活的细腻和情感的真挚著称。他的诗多描写日常生活、自然景观,具有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闲暇时刻写成,作者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展现家中温馨的氛围,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日午后的场景,诗中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温暖的情感。开头的“妆楼正卧”创造出一种安逸的氛围,仿佛在描绘一个安静的女性角色。接着提及“吴娃”和“凤仙”,可以看作对女性机智与灵动的赞美。红丝的描写则让人联想到女性的纤细与柔美,充满了韵味。

整首诗以细腻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表现了家庭的亲密与温情。尤其是“携儿乳饱”的描写,展现了母亲与孩子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流露出一点点疲惫和不快,可能暗示了生活的琐碎与压力。最后一句“春回早”,暗示了生命的复苏,也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从整体来看,诗歌不仅表现了春天的温暖,更是对生活细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妆楼正卧:妆楼中静静躺着,暗示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
    2. 底须诘取:对小事的无奈与追问,展现了生活的细腻。
    3. 解事吴娃:聪明的女子在玩耍,表现出生活的轻松。
    4. 红丝缭绕:描绘了一种美丽的状态,红丝象征着温柔。
    5. 便万贯呼来还少:即使拥有财富,感情的追求仍显不足。
    6. 防失却:生活中的谨慎与小心。
    7. 蟋蟀吟中醒悄:自然的声音中,生活的宁静。
    8. 階药纷披藏好:草药的隐喻,可能与生活的调理有关。
    9. 携儿乳饱:母爱与亲密关系的描绘。
    10. 春回早:象征新生与希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红丝缭绕”,将情感与事物巧妙结合。
    • 拟人:蟋蟀的吟唱表现出一种生活的活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称美,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细腻观察,展现了温馨家庭的生活场景,同时流露出对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妆楼:象征女性的温柔与家庭的安宁。
  • 吴娃:代表聪明与机灵。
  • 红丝:象征情感的缠绵与美好。
  • 蟋蟀:自然的声音,象征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吴娃”指的是哪类人物? A. 男子 B. 聪明的女子 C. 老人 D. 小孩
    答案:B

  2. “春回早”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希望 C. 悲伤 D. 愤怒
    答案:B

  3. 诗中“携儿乳饱”描绘的是哪种关系? A. 朋友 B. 兄弟 C. 母子 D. 情侣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厉鹗的《雪狮儿 其三》更注重生活细节的描绘,而李清照则多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忧伤。两者都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但在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厉鹗的诗更具生活气息,李清照的诗则更具抒情性。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