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时间: 2025-01-01 12:42:00意思解释
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一首
原文展示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
二载出江亭,一心奉王事。
功成良可录,道在知无愧。
天府留香名,铨闱就明试。
赋诗皆旧友,攀辙多新吏。
彩服辞高堂,青袍拥征骑。
此行季春月,时物正鲜媚。
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
长安想在目,前路遥仿佛。
落日看华山,关门逼青翠。
行襜稍已隔,结恋无能慰。
谁念尊酒间,裴回竹林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叔知的主簿,在赴洛阳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感慨万千。诗中提到他出身于王佐之门,屈身于仇香的职位,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熟悉了京城的各种事务,各种事情似乎都变得容易起来。他认为,只要通达事理,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事情。诗人对洛阳的憧憬与期待,反映出争取功名心切的心情。
在回忆之前的二年江亭时光时,他心中始终怀有对王事的忠诚与信念。诗中提到的“功成良可录”,表达了他渴望被录取并获得名声的愿望。尽管他与老朋友赋诗唱和,却又不得不面对新同事带来的竞争压力。
在春天的旅途中,沿途的景色如官柳、桃花,鲜艳而迷人。他时常想起长安,觉得前路遥远又模糊。落日照耀着华山,关门的景象又让人感到青翠欲滴,思念之情涌上心头,而与爱人相隔的距离却让他倍感孤独。最后,他在酒宴间思绪万千,回忆起竹林中的乐趣与意境。
注释
- 仲父:指叔叔,王佐的叔叔。
- 王佐材:王佐是古代著名的谋士,象征着才华与能力。
- 仇香位:仇香可能是指某个官职。
- 理京剧:指管理京城事务,形容其职务的繁忙与重要。
- 铨闱:指科举考试的场所。
- 彩服:指官员的华丽服装。
- 青袍:指征召的官员。
- 官柳:指官道两旁的柳树。
- 桃花色如醉:形容桃花的美丽如醉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唐代著名诗人,生于663年,卒于729年。他为人耿直,才学出众,尤其擅长诗歌,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和人情世态。他在仕途上经历了多次波折,后任职于洛阳。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科举制度盛行时期,诗人因受命赴洛阳参加科举考试,借此表达他对前途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身世与地位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赴洛阳参加科举考试的旅程,展现了他对前途的希冀和对故乡的眷恋。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官柳阴相连”、“桃花色如醉”,生动描绘了春日的美丽景色,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内心的情感也悄然流露,形成了自然与人情的对比。
诗人在诗中多次提及“功成”“名声”,表明了他对仕途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而在描绘旅途的艰辛时,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尤其是“结恋无能慰”,让人感受到对未能与爱人团聚的惆怅。这种情感的深刻体现,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首游子吟,更是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仲父王佐材,屈身仇香位:通过王佐的才华,表现出诗人对自身地位的谦卑。
- 一从理京剧,万事皆容易:表明经过努力,掌握了事务的能力。
- 则知无不可,通变有馀地:表达对未来的自信和对变化的适应能力。
- 器宇溟渤宽,文锋镆铘利: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博大与才华。
- 憧憧洛阳道,日夕皇华使:表现出对洛阳的向往和对皇命的忠诚。
- 长安想在目,前路遥仿佛:深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将才华比作“器宇溟渤”,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桃花色如醉”,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赴洛阳的旅程,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对功名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唐代知识分子的情怀与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洛阳:象征着理想与前途。
- 桃花:象征着美好与青春,也寓意着爱情。
- 华山:象征着高远与坚定。
- 竹林:象征着清幽与雅致,反映诗人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王佐”是谁?
- A. 一位著名的谋士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的老师
- D. 诗人的家族成员
-
诗中提到的“铨闱”指的是什么?
- A. 科举考试的地方
- B. 官员的住所
- C. 书院
- D. 一种活动场所
-
诗人对未来的态度是什么?
- A. 无所谓
- B. 希望渺茫
- C. 渴望与期待
- D. 消极悲观
答案
- A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壮阔的景象。
- 李白《将进酒》:则是对人生豪情的宣扬,风格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