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松杉秋到影逾浓,梨杜霜前叶半红。荒径忽迷寻不得,罄躬还问牧牛童。
白话文翻译:
秋天来临,松树和杉树的影子变得更加浓重,梨树和杜鹃的叶子在霜冻之前已经有一半变红了。走在荒凉的小路上,忽然迷了路,寻觅不见,最后不得不弯下身子去问正在放牛的小童。
注释:
- 松杉:松树和杉树,常见的树木,象征着坚韧和长青。
- 秋到影逾浓:秋天来临,树木的影子变得更加浓厚,意指秋日的阴影和萧瑟气息。
- 梨杜:梨树和杜鹃,可能指的是梨花和杜鹃花,代表了秋冬时节的景象。
- 霜前:指霜降之前,预示着气候的变化。
- 荒径:荒凉的小路,象征着迷失和孤独的旅程。
- 罄躬:弯下身子,表示恭敬或谦卑的态度。
- 牧牛童:放牛的小孩,代表着乡村的纯真和无邪。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通过描绘秋天景象,可以引申到古代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古人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心境,诗中提到的牛童,反映了当时农村生活的简单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伯启,元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末年和元初年间,擅长山水诗,作品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秋季,正值农忙之后,诗人游历于山水间,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思考人生、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秋季的景象,运用形象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感受。开头两句“松杉秋到影逾浓,梨杜霜前叶半红”,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树木的影子更加浓重,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迁。接下来的“荒径忽迷寻不得”,则将诗人的迷失与自然的变化相结合,表达出一种对人生道路的迷茫感。最后一句“罄躬还问牧牛童”更是将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牧牛童的纯真与朴实,仿佛引导着诗人重新找到方向。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元代诗人对山水的深厚情感和哲学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松杉秋到影逾浓:松树和杉树在秋天的影子变得更加浓厚,表现出秋天的沉静与深邃。
- 梨杜霜前叶半红:梨树和杜鹃的叶子在霜降之前已经有一半变红,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变化。
- 荒径忽迷寻不得:在荒凉的小路上,诗人忽然迷失了方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孤独。
- 罄躬还问牧牛童:最后不得不弯下身子去询问放牛的小童,象征着对生活的谦卑与对纯真生活的向往。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松杉的影子比作秋天的沉静。
- 拟人:影子和叶子似乎有了情感,反映出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对称和谐,展现出元代诗歌的典雅风格。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迷茫,同时寄托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纯真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 松杉:象征长青与坚韧,代表着生命的力量。
- 秋影: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转瞬即逝。
- 梨杜:象征美好与脆弱,暗示人生的无常。
- 荒径:象征人生的道路,复杂而迷惘。
- 牧牛童:象征纯真与简单,代表着人性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树木有哪些? a) 桂花
b) 松树和杉树
c) 桃树 -
诗人迷失在什么地方? a) 城市
b) 荒凉的小路
c) 河边 -
诗的最后一行提到的“牧牛童”代表了什么? a) 乡村的纯真
b) 诗人的朋友
c) 自然的力量
答案:
- b) 松树和杉树
- b) 荒凉的小路
- a) 乡村的纯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自然与生活哲学的诗作。
- 王维《山居秋暝》:描写秋天的静谧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曹伯启的《九日省舅氏郭西独行因书所见十首》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可以看到两位诗人对自然的不同感受,曹伯启更侧重于对秋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多了几分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曹伯启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元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