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生民日日叹零丁,惟听中朝说太平。
万里江山云莽荡,五更风雨剑悲鸣。
桓温岂解知王猛,徐庶从来识孔明。
箫管莫吹关塞曲,野花闲草不胜情。
白话文翻译:
百姓们每天都在叹息生活的艰辛,只能听到朝廷里宣称的太平盛世。
万里江山被云雾笼罩,晨风细雨中,剑鸣声悲切哀伤。
桓温怎能理解王猛的志向,徐庶自古就懂得孔明的才华。
不要再吹奏那些关塞的曲子,田野的花草更能表达我的情感。
注释:
- 生民:百姓,指普通民众。
- 零丁:形容生活困苦,艰难。
- 中朝:朝廷,指当时的政府。
- 太平:安定、和平的状态。
- 莽荡:形容云雾弥漫,无法看清。
- 五更:指天亮之前的时辰。
- 剑悲鸣:比喻战乱或悲伤的情绪。
- 桓温:东晋时期的权臣,象征权力。
- 王猛:东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象征有志之士。
- 徐庶:三国时期的谋士,象征智慧。
- 箫管:乐器,借指音乐。
- 关塞曲:指边塞的音乐,常带有悲壮情感。
- 野花闲草:指自然中的花草,象征自然的美好和真实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咏物诗,思想深邃、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常反映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个人感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之时,百姓生活困苦,王冕通过诗歌表达对当时局势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王冕的《次韵》一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社会观察,展现了他对现实的思考与批判。诗的开头通过“生民日日叹零丁”,将读者带入一种沉重的氛围,表现出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而“惟听中朝说太平”则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宣传与现实的矛盾。接着,作者描述了“万里江山云莽荡”的景象,抒发了对国家现状的忧虑,以及内心的悲伤。
在“桓温岂解知王猛,徐庶从来识孔明”中,王冕通过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当时政治人物的批评,暗示一些权臣无法理解真正的英雄和智者。最后两句“箫管莫吹关塞曲,野花闲草不胜情”则以自然之美来对比世俗之苦,表现出诗人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邃,描绘了战乱中的哀伤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生民日日叹零丁:百姓们每天都在感叹生活的艰辛。
- 惟听中朝说太平:只能听到朝廷宣称的和平盛世。
- 万里江山云莽荡:广袤的山河被云雾笼罩,景象模糊。
- 五更风雨剑悲鸣:黎明前的风雨中,剑鸣声哀伤。
- 桓温岂解知王猛:权臣桓温怎能理解王猛的志向?
- 徐庶从来识孔明:谋士徐庶自古以来就懂得孔明的才华。
- 箫管莫吹关塞曲:不要再演奏那悲壮的边塞曲。
- 野花闲草不胜情:田野中的花草更能表达我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朝廷的太平与百姓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云雾象征着混乱与不明,剑鸣象征着战乱与哀伤。
- 典故:引用桓温与王猛、徐庶与孔明,增加了历史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表现了诗人对政治的无奈和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体现了对民众疾苦的关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生民:象征普通百姓,反映社会底层的生存状态。
- 云莽荡:象征社会动荡与不安。
- 剑悲鸣:象征战乱与悲哀的情感。
- 桓温、王猛、徐庶、孔明:象征历史人物与智慧、权力的对比。
- 野花闲草:象征自然的真实与纯粹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桓温”是哪个朝代的人物? A. 汉代
B. 唐代
C. 晋代
D. 宋代 -
诗的开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悲伤
C. 愤怒
D. 安宁 -
“箫管莫吹关塞曲”表达了什么意图? A. 享受音乐
B. 批评时政
C. 向往自然
D. 忧国忧民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王冕的《次韵》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王冕更侧重于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兴衰。两者都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诗人研究》
- 《王冕诗文选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