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
时间: 2025-01-06 10:40:3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即事(二首)
作者: 王冕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滦水城头六月霜,
车华门外草皆黄。
旌旂影动千官惨,
斧钺光沉万马忙。
青象不将传国玺,
紫驼只引旧毡房。
诸郎不解风尘恶,
争指红门入建章。
白话文翻译:
在滦水边的城头,六月却已如霜降一般,
车华门外的草木都已枯黄。
旌旗的影子在风中摇曳,千官们都显得愁苦,
斧头和钺光辉沉重,万马奔忙的景象。
青象不再传递国玺,
紫驼只牵着旧日的毡房。
这些人都不理解世间的艰辛,
争先恐后地指向红门,想要进入建章宫。
注释:
- 滦水:指滦河,流经今河北省,是北方的主要河流之一。
- 城头:指城墙的顶部。
- 车华门:古代宫门的一种,通常用于指代皇宫。
- 旌旂:指军旗、旗帜。
- 青象:青色的大象,古代象征着权贵。
- 紫驼:紫色的骆驼,象征着富贵。
- 红门:皇宫的门,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 建章:指建章宫,是古代皇帝的居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1287-1359),元代诗人,号“天游”,以其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关怀民生。王冕的诗风清新,语言自然,善于用简练的文字表达深刻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以身处边疆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命运的忧虑,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王冕的《即事》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个动荡时代的缩影。诗开篇以“滦水城头六月霜”引入,意在表达气候的异常与时代的变迁,诗人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内心充满了忧虑与不安。随后,草木枯黄、军旗摇曳,营造出一种肃杀的氛围,暗示了官场的腐败以及战乱的频繁。
“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旧毡房”一句,表达了国家权力的失落与世态的沧桑。象征着权力的青象不再传递国玺,而是被束缚于旧日的生活,正如诗人对权力与财富的无奈与失落。最后两句则揭示了当时人们对权力的渴望与追逐,尽管他们“争指红门”,但未必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艰辛与困苦。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展现出王冕作为一个诗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滦水城头六月霜:描绘了一个异常的天气,暗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不安定。
- 车华门外草皆黄:草木的枯黄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社会的衰败。
- 旌旂影动千官惨:军旗的摇曳与官员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权力的无常。
- 斧钺光沉万马忙:以斧钺比喻战争的凶险,万马奔忙则象征着动荡的局势。
- 青象不将传国玺:象征着权力的失落,暗示着国家的不稳定。
- 紫驼只引旧毡房:生活的平常与富贵之间的对比,揭示了诗人的无奈。
- 诸郎不解风尘恶:指代那些追逐权力的人,不理解其中的艰辛。
- 争指红门入建章:表现出对权力的渴望与追求,但却不明其中的苦楚。
修辞手法:
- 比喻:青象、紫驼的使用,通过动物象征权力与富贵,寓意深刻。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 夸张:如“万马忙”,增强了动荡不安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社会动荡与权力失落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在历史变迁中人们对权力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滦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旌旗:象征着权力与战争的动荡。
- 青象、紫驼:象征着权力与富贵,但同时也暗示了权力的无常与转瞬即逝。
- 红门:象征着权力与欲望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滦水城头的“六月霜”意指什么? a) 夏天的寒冷
b) 气候异常
c) 冬季的到来
答案:b) -
填空题:青象不将传国玺,紫驼只引___。 答案:旧毡房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红门”象征着富贵与权力的追求。
答案:正确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冕的《即事》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国家政治局势的忧虑与思考。王冕偏重于个人与社会的对比,表达无奈与无助,而杜甫则通过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展现出更为深刻的历史感和沉重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王冕诗词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