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涧底松·有松百尺大十围》

时间: 2024-09-19 21:13:19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有松百尺大十围,
生在涧底寒且卑。
涧深山险人路绝,
老死不逢工度之。

天子明堂欠梁木,
此求彼有两不知。
谁喻苍苍造物意,
但与之材不与地。

金张世禄原宪贫,
牛衣寒贱貂蝉贵。
貂蝉与牛衣,高下虽有殊。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
历历天上种白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生长在涧底的巨大松树,尽管它高大且粗壮,却因生长在寒冷且低洼的地方而受到了限制。山涧深险,人迹罕至,松树注定孤独终老,无法被人所利用。诗人通过松树的命运,反映了天子明堂缺乏建筑材料,但彼此之间却都不知情。谁能理解苍天造物的意图呢?它只给予材料,而不考虑土地的条件。

接着,诗人以金张(指金世遗和张原宪)富贵与牛衣(指贫苦的农人)相对比,指出在地位上有差异,但并不代表高者一定聪明,低者一定愚蠢。最后,诗人以海底的珊瑚和天上的白榆作为例子,进一步强调了不同环境中生物的命运。

注释

  1. :指松树,象征坚韧与高洁。
  2. 百尺大十围:形容松树的高大与粗壮。
  3. 涧底寒且卑:指生长位置的低冷与卑微。
  4. 工度之:指被人所利用或伐木。
  5. 明堂:古代帝王举行大典的场所。
  6. 苍苍:形容广阔的天空。
  7. 金张世禄:金世遗和张原宪,代表着富贵名门。
  8. 牛衣:形容贫苦的农民。
  9. 貂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代表美丽与富贵。
  10. 沉沉海底生珊瑚:比喻在恶劣环境中也能生长出美丽的事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擅长用通俗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关注民生疾苦,倡导社会正义,因而被誉为“诗王”。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白居易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境遇的双重考验之际。他通过松树的孤独与无奈,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生态度的思考,揭示了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涧底松》是一首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诗,诗中通过描绘一棵生在涧底的松树,展现出诗人对生命价值和社会地位的思考。松树高大而孤独,其生长环境的卑微与寒冷象征着那些虽然才华横溢却被埋没于社会角落的人。诗人用“天子明堂欠梁木”暗示了当权者对人才的忽视与缺乏,反映出社会对真正价值的偏见。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通过金张世禄与牛衣的对比,揭示了财富与地位并不代表智慧与才华,强调了人应关注内在的价值与品德,而不是外在的地位。最后的两句更是将这一思想推向了高潮,借用海底珊瑚与天上白榆的对比,强调了环境与命运的不可控性,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清晰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引人反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展现了白居易关注人性与社会的深邃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有松百尺大十围:描写松树的巨大,让人对其形成强烈的视觉印象。
  2. 生在涧底寒且卑:强调松树的生长环境,暗示其价值被埋没。
  3. 涧深山险人路绝:描绘环境的险恶,显现出松树面临的孤立无援。
  4. 老死不逢工度之:表达松树终老于此,无人问津的无奈。
  5. 天子明堂欠梁木:暗示国家对资源的需求与对人才的忽视。
  6. 此求彼有两不知:说明人与人之间缺乏了解,互不知情。
  7. 谁喻苍苍造物意:质疑造物主的意图与人类的理解。
  8. 但与之材不与地:强调材料与土地的关系,隐喻社会不公。
  9. 金张世禄原宪贫:以历史人物为例,探讨地位与财富的矛盾。
  10. 牛衣寒贱貂蝉贵:对比贫富之间的差距,揭示社会不平等。
  11. 高者未必贤,下者未必愚:阐明社会地位与智慧的关系并非绝对。
  12. 君不见沉沉海底生珊瑚:用珊瑚的美丽与坚韧比喻人的潜能。
  13. 历历天上种白榆:进一步强调环境与命运的对立。

修辞手法

  • 比喻:松树比喻被埋没的人才,海底珊瑚比喻在逆境中仍能绽放光彩的人。
  • 对比:金张与牛衣的对比,强调地位与智慧的关系。
  • 排比:通过相似结构的句子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松树的孤独与命运,反映了白居易对社会不公的思考,强调了人应关注内在价值,而非外在地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松树:象征坚韧、孤独与被忽视的才华。
  2. 涧底:代表卑微与困境。
  3. 金张世禄:象征财富与社会地位。
  4. 牛衣:象征贫苦与低贱。
  5. 珊瑚与白榆:象征在不同环境中灵魂的坚韧与美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松树
    • B. 海洋
    • C. 草地
    • D. 竹林
  2. 白居易通过松树想表达什么?

    • A. 自然之美
    • B. 社会的不公
    • C. 富贵的生活
    • D. 人生的无奈
  3. 诗中提到的“金张世禄原宪贫”意在说明:

    • A. 财富与地位的相等
    • B. 贫富的不平等
    • C. 智慧与财富的关系
    • D. 地位与能力的关系

答案:

  1. A. 松树
  2. B. 社会的不公
  3. D. 地位与能力的关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白居易与李白:白居易的诗注重社会与人性,李白则偏向于抒发个人情感与豪情壮志。

通过对比两者,可以看到在同一时代中,诗人的创作风格和关注点的不同,反映了各自对社会与人生的独特见解。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诗句

有松百尺大十围,下一句是什么

生在涧底寒且卑。上一句是什么

生在涧底寒且卑。下一句是什么

涧深山险人路绝,上一句是什么

涧深山险人路绝,下一句是什么

老死不逢工度之。上一句是什么

老死不逢工度之。下一句是什么

天子明堂欠梁木,上一句是什么

天子明堂欠梁木,下一句是什么

此求彼有两不知。上一句是什么

此求彼有两不知。下一句是什么

谁喻苍苍造物意,上一句是什么

谁喻苍苍造物意,下一句是什么

但与之材不与地。上一句是什么

但与之材不与地。下一句是什么

金张世禄原宪贫,上一句是什么

金张世禄原宪贫,下一句是什么

牛衣寒贱貂蝉贵。上一句是什么

有松百尺大十围,下一句是什么

生在涧底寒且卑。上一句是什么

生在涧底寒且卑。下一句是什么

涧深山险人路绝,上一句是什么

涧深山险人路绝,下一句是什么

老死不逢工度之。上一句是什么

老死不逢工度之。下一句是什么

天子明堂欠梁木,上一句是什么

天子明堂欠梁木,下一句是什么

此求彼有两不知。上一句是什么

此求彼有两不知。下一句是什么

谁喻苍苍造物意,上一句是什么

谁喻苍苍造物意,下一句是什么

但与之材不与地。上一句是什么

但与之材不与地。下一句是什么

金张世禄原宪贫,上一句是什么

金张世禄原宪贫,下一句是什么

牛衣寒贱貂蝉贵。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