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国监驿》

时间: 2025-01-06 13:04:25

坐倚南窗对铁山,铁山无冶旧名閒。

谯楼驿舍孤村外,滕国彭城两界间。

尘路崚嶒天漠漠,石梁敧断水潺潺。

何人为国输筹策,冀马重开十二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利国监驿
作者: 周伦 〔明代〕

坐倚南窗对铁山,
铁山无冶旧名閒。
谯楼驿舍孤村外,
滕国彭城两界间。
尘路崚嶒天漠漠,
石梁敧断水潺潺。
何人为国输筹策,
冀马重开十二闲。

白话文翻译

我坐在南窗前,面对此处的铁山,
铁山上没有冶炼的工匠,显得格外清闲。
谯楼和驿舍在孤村之外,
正好在滕国和彭城的交界处。
尘土飞扬的小路崎岖不平,
石桥倾斜,流水潺潺。
究竟是谁在为国家出谋划策,
希望能再次开启那十二个闲暇的时光。

注释

  • 铁山:可能指某种特定的山,象征坚固和稳定。
  • :指冶炼,古代金属加工的工艺。
  • 谯楼:古代城市的防御工事或警报塔,常在驿站附近。
  • 滕国彭城:古代地名,象征着历史的背景和地域的交错。
  • 尘路:指的是尘土飞扬的道路,暗示荒凉和艰难的旅程。
  • 筹策:指谋划、计划。
  • 冀马:冀指希望,马象征力量和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伦,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利国监驿》写于明代,时代背景下,国家正经历着动荡与变革。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治理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利国监驿》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历史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开头的“坐倚南窗对铁山”,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状态,但随之而来的却是对国家现状的深沉思考。铁山的“无冶”不仅指缺乏工匠,也隐喻了国家的荒废与无力。

诗中提到的“尘路崚嶒”和“石梁敧断”,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荒凉之感,仿佛在诉说着国家道路的艰难与不平。这样的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

最后两句“何人为国输筹策,冀马重开十二闲”,诗人直面国家治理的问题,呼唤有识之士为国出谋划策,渴望恢复往日的繁荣。这种情感在整体结构的最后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冲击,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未来的希冀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坐倚南窗对铁山:描绘诗人在南窗前的闲适状态,面对自然的壮丽。
  2. 铁山无冶旧名閒:铁山的静谧与荒凉形成对比,暗示国家的衰败。
  3. 谯楼驿舍孤村外:设置了孤立的背景,营造出一种偏远与凋敝的感觉。
  4. 滕国彭城两界间:历史地名的引用,增加了诗的厚重感。
  5. 尘路崚嶒天漠漠:描写旅途的艰难,象征国家的困境。
  6. 石梁敧断水潺潺:意象形成的动静结合,表现出自然与人事的交织。
  7. 何人为国输筹策:直面国家治理的困境,表达诗人的关心。
  8. 冀马重开十二闲:承载着对未来的希望,希望能恢复繁荣。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尘路崚嶒”、“石梁敧断”,形成了音韵的和谐。
  • 比喻:铁山作为国家的象征,隐含着稳定与坚固。
  • 拟人:流水的“潺潺”,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铁山:象征坚固与安定,但同时也暗示着荒废。
  • 尘路:代表艰难的旅程,反映国家的困境。
  • 水潺潺: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希望,尽管环境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铁山”象征什么? A. 繁荣
    B. 荒废
    C. 安宁
    D. 战争

  2.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国家命运的思考
    C. 对个人生活的描绘
    D. 对历史的追忆

  3. “尘路崚嶒”中“崚嶒”指的是什么状态? A. 平坦
    B. 荒凉
    C. 崎岖
    D. 安宁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周伦的《利国监驿》与杜甫的《春望》均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周伦更强调自然与历史的结合,而杜甫则更直接地抒发了对战乱的痛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