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过景光禄墓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17 09:53:10

光禄坟前禾黍秋,西风萧瑟起人愁。

当年姓字喧天下,今日牛羊上垄头。

山色不随人事变,水光犹带夕阳流。

黄金已落偷儿便,富贵何曾润髑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光禄坟前禾黍秋,
西风萧瑟起人愁。
当年姓字喧天下,
今日牛羊上垄头。
山色不随人事变,
水光犹带夕阳流。
黄金已落偷儿便,
富贵何曾润髑髅。

白话文翻译:

在光禄墓前,秋天的禾苗已经成熟,
西风萧瑟,让人感到忧愁。
当年声名显赫,家喻户晓,
如今却只见牛羊在垄上游荡。
山的颜色并不因人事的变化而改变,
水中的光影依然映照着夕阳的流淌。
黄金已经落入盗贼之手,
富贵又能给骷髅带来什么滋润呢?

注释:

  • 光禄坟: 光禄是古代官职名,光禄坟指光禄的墓地,象征权贵与名望。
  • 禾黍: 指秋季的谷物,象征丰收。
  • 西风萧瑟: 西风带来寒意,象征秋天的萧条和孤独。
  • 姓字: 指的是家族的名声和地位。
  • 垄头: 田地的边缘,指农田或牧场。
  • 山色: 山的颜色,象征自然的永恒。
  • 水光: 水面上的光影,象征时间的流逝。
  • 黄金已落: 意指财富已经被他人夺走,暗示富贵的无常。
  • 润髑髅: 意指富贵无法带给死者任何好处,强调财富的虚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溥光是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他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社会动荡及个人命运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落,诗人通过光禄墓前的景象,表达了对曾经辉煌与现在落寞的深刻对比,反映出一种对生命、财富和名声的思考。

诗歌鉴赏:

《秋日过景光禄墓二首 其一》以光禄墓为背景,展现了秋日的萧瑟与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秋天的景象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忧愁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开篇“光禄坟前禾黍秋”,以丰收的禾黍对比墓地的凋零,暗示着生命的短暂和名声的虚无。接着“西风萧瑟起人愁”,西风的冷酷让人倍感忧伤,反映出对曾经繁华的怀念。后两句提到“当年姓字喧天下,今日牛羊上垄头”,将往昔的荣耀与如今的平凡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慨万千。

接下来的“山色不随人事变,水光犹带夕阳流”,则表现了自然的永恒与人事的变迁。山水依旧,而人却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最后两句“黄金已落偷儿便,富贵何曾润髑髅”,更是强调了财富的无用,骷髅无论多么富贵,终究无法享受人间的荣华。

整首诗以秋日的景象为引子,深刻揭示了人世间的虚幻与无常,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过去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光禄坟前禾黍秋:描绘秋天丰收的场景,衬托光禄坟的冷清。
  2. 西风萧瑟起人愁:西风带来秋意,令人感到忧愁。
  3. 当年姓字喧天下:曾经的名声响亮,家喻户晓。
  4. 今日牛羊上垄头:如今却是牛羊在田垄上游荡,形成鲜明对比。
  5. 山色不随人事变:自然依旧,山的颜色不因人事的变化而改变。
  6. 水光犹带夕阳流:水面上的光影依旧在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
  7. 黄金已落偷儿便:财富已被窃,暗示富贵的无常。
  8. 富贵何曾润髑髅:最终财富无法给死者带来任何好处。

修辞手法:

  • 对比: 诗中通过对比“当年”和“今日”,突显名声的无常。
  • 意象: “禾黍”、“西风”、“牛羊”等意象描绘了秋日的景象,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反讽: 通过“黄金已落偷儿便”表达财富的无用,形成反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财富的虚幻,强调了自然的恒久与人事的变迁,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的感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光禄墓: 象征权势与名声的消逝。
  • 禾黍: 象征丰收与生命的短暂。
  • 西风: 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秋日的凋零。
  • 山水: 象征自然的恒常与人事的无常。
  • 黄金: 象征财富的虚无与生活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光禄坟前禾黍秋”中的“禾黍”指的是: A. 夏季的花草
    B. 秋季的谷物
    C. 冬季的树木

  2. 诗中提到的“西风”代表了什么? A. 温暖的天气
    B. 生命的希望
    C. 秋天的萧条与忧愁

  3. 诗人通过“黄金已落偷儿便”想表达的意思是: A. 财富可以带来快乐
    B. 财富的无常与死亡的冷漠
    C. 财富永远不会消失

答案: 1-B, 2-C,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 两者都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但李白更强调的是及时行乐,而李溥光则更侧重于对名利的哲思。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都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王维更注重友谊与离别的情感,而李溥光则是对死亡与财富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李溥光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
  • 《元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