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端花絮晓随风,
送尽春归我又东。
雨后岚光翠欲浓,
寄征鸿。
家在千山万柳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清晨的花瓣随风飘落,春天的气息渐渐远去,我又要向东去旅行。雨后的山岚光影中,翠色更加浓郁,寄托着我对远方的思念。我的家乡在那千山万水、万柳成行的地方。
注释
- 无端:无缘无故,毫无理由。
- 花絮:花的残片,指春天的花朵。
- 晓:早晨。
- 送尽春归:送走了春天,春天回归于自然。
- 雨后岚光:雨过天晴后,山中云雾与阳光交织的景象。
- 寄征鸿:寄托着对远方的思念,征鸿指的是归雁,象征着远行和思念。
- 千山万柳:形容家乡环境的优美,山多柳绿。
典故解析
“寄征鸿”中的“征鸿”是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意象,象征着游子思乡或归家的情感。古人常以鸿雁寄情,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世让,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生平经历多次仕途失意,常游历于山水之间,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与理想。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苏世让旅途中,目睹自然景色与春日离去,感慨万千,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开头“无端花絮晓随风”用清晨的花瓣引入,带出一种轻盈而又无奈的情绪,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离别。接下来的“送尽春归我又东”则透露出作者即将启程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春天的留恋,也有对未来旅途的期待。
“雨后岚光翠欲浓”一句,描绘了雨后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这里的“岚光”既是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暗含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象征着他心中那份对生活的热望。
最后一句“家在千山万柳中”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结合,展现了家乡的美丽与诗人深深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悠远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命与归属的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端花絮晓随风:描绘清晨花瓣随风飘落的场景,使用“无端”表达一种无奈的情感。
- 送尽春归我又东:送走春天,自己却要踏上东行的旅途,隐含对春天的留恋。
- 雨后岚光翠欲浓:雨后山中云雾与阳光交织,山色愈加浓郁,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 寄征鸿:将思乡之情寄托在归雁身上,表达对远方的思念。
- 家在千山万柳中:最后一行将个人思绪与自然景色结合,强调诗人的家乡美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寄托于“征鸿”,用雁象征游子之情。
- 拟人:花絮随风,赋予自然以生动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归属的渴望,情感基调深沉而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絮:象征春天的短暂与无常。
- 春:代表希望与生机,表现自然的美好。
- 岚光:象征着大自然的神秘与变化。
- 征鸿:象征游子思乡与游历的情感。
- 千山万柳:象征故乡的美丽与情感的归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无端”指的是: A. 有原因
B. 毫无理由
C. 自然 -
“寄征鸿”中“征鸿”指的是什么? A. 游子
B. 雁
C. 春天 -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A. 失望
B. 思念
C. 忘却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对比苏世让的《忆王孙》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世让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个人的思考,而王维则在描写自然的同时,将禅意融入其中,体现了更深的哲学思考。两首诗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苏世让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