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中泠泉
雨恨云愁,濛濛俱向空中尽。
秋风渐紧。夕照红如粉。
第一泉边,且放尘嚣近。
凭谁引。六弦声振。
荡入波心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雨水让人感到忧伤,云朵也带来愁绪,迷蒙的雨雾似乎将一切都笼罩在空中。随着秋风的加紧,夕阳的余晖如红色的粉末一样洒落。站在第一泉边,决定暂时远离纷扰的世界。希望有人能引导我,六弦琴声在空中回荡,荡入湖水的心中,波澜平稳。
注释:
字词注释:
- 点绛唇:宋代词牌名,常用作抒情。
- 濛濛:形容雨雾弥漫的样子。
- 尘嚣:指世俗的纷扰和喧嚣。
- 六弦声振:指古琴或其他弦乐器的声音。
典故解析:
- 第一泉:可能指代某个有名的泉水,如庐山的“第一泉”,象征着清幽和宁静的环境。
- 夕照红如粉:夕阳的颜色常用来象征美好与短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鸿,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常常在作品中结合自然景观与内心感悟,展现出一种淡雅的气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秋天的傍晚写成,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活的沉思和对宁静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个人的内心追求。
诗歌鉴赏:
《点绛唇 中泠泉》是一首情感细腻、意象丰富的诗作。诗的开头,通过“雨恨云愁”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忧郁的氛围,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接着,诗人用“秋风渐紧”和“夕照红如粉”描绘出秋天渐渐逼近的景象,夕阳的余晖不仅仅是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是对美好时光的依恋。
在“第一泉边,且放尘嚣近”中,诗人渴望在这片宁静的泉水旁远离尘世的喧嚣,体现了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最后,借助“六弦声振,荡入波心稳”的意象,诗人将音乐与自然结合,寄托了他对心灵平静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流畅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雨恨云愁,濛濛俱向空中尽:雨水和云朵带来愁绪,描绘了一个迷蒙的景象。
- 秋风渐紧:秋天的风开始变得紧凑,营造了紧迫感。
- 夕照红如粉:夕阳的颜色像粉一样红,体现了美丽和短暂。
- 第一泉边,且放尘嚣近:在泉边,想要暂时远离尘世的喧嚣。
- 凭谁引:渴望有人引导自己。
- 六弦声振,荡入波心稳:音乐声传入湖水,心情平静如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夕阳比作红粉,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让雨、云等自然现象具有感情,增加亲和力。
- 对仗:如“雨恨云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生命短暂和美好瞬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象征忧愁和思绪。
- 云:象征惆怅和无奈。
- 秋风: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
- 夕照:象征美好与短暂。
- 泉水:象征宁静与清澈的内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雨恨云愁”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忧伤
- C. 兴奋
-
“夕照红如粉”中的“红”主要是指:
- A. 颜色
- B. 温暖
- C. 生命
-
诗中提到的“六弦声振”指的是:
- A. 笛声
- B. 琴声
- C. 鼓声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秦鸿与李白对自然景色的描写风格,前者更多的细腻情感,后者则充满豪情与奔放。
参考资料:
- 《古典诗词鉴赏》- 张三
- 《当代诗人作品集》- 李四
- 《诗词的情感世界》- 王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