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红衣 倚白石四声》
时间: 2025-01-06 12:57: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惜红衣 倚白石四声
作者: 唐圭璋
翠岭笼烟,平波映日,万红堆碧。
画舸连云,蘋洲沸丛笛。
娉婷艳影,偏自怨倾城颜色。
天北。轻散冷香,拂江郎词笔。
西风转急。凄断宫魂,飘零问谁惜。
繁华旧梦暗忆。总难觅。
忍拭粉襟清泪,不是舞时心迹。
剩素鸥相伴,寒压一湖幽寂。
白话文翻译
青翠的山岭笼罩在烟雾中,平静的水面映照着阳光,万红盛开的花朵堆积在碧绿的背景上。画舸如云,蘋洲的笛声在丛中回荡。她那婀娜的身影,偏偏自怨那倾城的颜色。北方的天空渐渐冷却,轻散的香气拂过江边,仿佛在拂动着诗人的笔。西风急促地转动,凄凉的宫廷之魂已断,飘零的花瓣问谁来珍惜?繁华的旧梦在暗中回忆,实在难以寻觅。忍不住拭去粉衣上的清泪,这并非是舞蹈时的心迹。唯余素鸥相伴,寒冷的压迫下,湖面显得幽静而寂寞。
注释
- 翠岭:青翠的山岭。
- 笼烟:笼罩在烟雾中。
- 万红堆碧:万千红花堆积在碧绿的背景中。
- 画舸:画有图案的船只。
- 蘋洲:一种水生植物的洲,泛指水边的草地。
- 倾城:形容女子的美貌,倾倒众生。
- 宫魂:指在宫廷中生活的女子的灵魂,或指对宫廷生活的怀念。
- 素鸥:白色的鸥鸟,这里象征孤独的伴侣。
典故解析
- 倾城: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源自古代对美的追求与赞美。
- 寒压:即寒冷压迫,表现出环境的凄凉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圭璋(1881-1944),字子璋,号梦楼,近现代诗人,擅长词作,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风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作者对往日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孤寂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歌鉴赏
《惜红衣 倚白石四声》是一首充满了浓郁情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人内心情感的交融。开篇以“翠岭笼烟,平波映日,万红堆碧”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温柔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画舸”和“蘋洲”的描写,展现出一种轻盈的生活情态,但又隐含着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中间部分“娉婷艳影,偏自怨倾城颜色”,突显了诗人对美色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的赞美,也有对美貌短暂的叹息。接下来的“西风转急,凄断宫魂,飘零问谁惜”,表达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感叹,尤其是“飘零问谁惜”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了高潮。
最后两句“剩素鸥相伴,寒压一湖幽寂”则将情感推向了极致,孤鸥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也象征着时代变迁下的无奈与凄凉。整首诗在美与哀愁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往的无尽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岭笼烟,平波映日,万红堆碧:描绘自然景色,展示出宁静而美丽的环境。
- 画舸连云,蘋洲沸丛笛:创造出一种轻松愉快的生活画面,但同时暗示着即将逝去的时光。
- 娉婷艳影,偏自怨倾城颜色:美丽与自怨相结合,表现出对美色的矛盾心理。
- 天北。轻散冷香,拂江郎词笔:天色渐冷,香气弥漫,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开始显现。
- 西风转急。凄断宫魂,飘零问谁惜:西风带来凄凉,表达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无奈追忆。
- 繁华旧梦暗忆。总难觅:对过去繁华生活的追忆,现实生活的失落感加重。
- 忍拭粉襟清泪,不是舞时心迹:表现内心的伤感与失落,与过去舞会的快乐形成鲜明对比。
- 剩素鸥相伴,寒压一湖幽寂:孤独的鸥鸟象征着内心的孤独和对生活的无奈感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画舸连云”,将船比作云,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飘零问谁惜”,将花瓣拟人化,表现出情感的深切。
- 对仗: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孤独的对比,表现出对青春与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岭: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万红:代表繁华与盛世的美丽。
- 西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凄凉。
- 素鸥:象征孤独与寂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翠岭笼烟”描绘的是哪种自然景色? A. 雪山
B. 山岭笼罩在烟雾中
C. 大海 -
诗中的“西风转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凄凉
C. 平静 -
“剩素鸥相伴”中的“素鸥”象征什么? A. 友情
B. 孤独
C. 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如“桃花扇底江水寒”,同样探讨了美与哀愁。
- 李清照的词作:如《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现实的失落。
诗词对比
-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同样表达了对过去爱情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 苏轼的《水调歌头》:在对比中,苏轼的作品更多的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而唐圭璋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唐圭璋诗词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清照与唐婉的诗词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