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金山至阴山纪行》
时间: 2025-01-04 07:58: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自金山至阴山纪行》
作者:丘处机 〔元代〕
金山东畔阴山西,千岩万壑横深溪。
溪边乱石当道卧,古今不许通轮蹄。
前年军兴二太子,修道架桥彻溪水。
今年吾道欲西行,车马喧阗复经此。
银山铁壁千万重,争头竞角誇清雄。
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
参天松如笔管直,森森动有百馀尺。
万株相倚郁苍苍,一鸟不鸣空寂寂。
羊肠孟门压太行,比斯大略犹寻常。
双车上下苦敦攧,百骑前后多惊惶。
天海在山头上,百里镜空含万象。
悬车束马西下山,四十八桥低万丈。
河南海北山无穷,千变万化规模同。
未若兹山太奇绝,磊落峭拔加神功。
我来时当八九月,半山已上皆为雪。
山前草木暖如春,山后衣衾冷如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金山到阴山的旅程,描述了沿途的壮丽山川和艰难险阻。诗中提到金山位于阴山的西面,千山万壑交错,深溪蜿蜒而过。溪边的乱石阻碍了道路,古今都无法让车轮通行。前年的战争使二太子修建了桥梁以通水。今年我准备西行,车马喧闹再次经过此地。银山如铁壁般重重叠叠,争相展现其雄伟。日出时从低处看沧海近在咫尺,月明时在高处与天河相通。参天的松树笔直如管,密集得有百余尺高。万树相倚,郁郁葱葱,却没有鸟鸣,显得空寂。羊肠小道压在太行山上,比起这里的险峻,似乎也不过寻常。双车在上下的路上艰难前行,百骑在前后也感到惊惶。天海在山头之上,百里镜中包罗万象。悬挂的车马在西下山,四十八座桥低得如万丈深渊。河南和海北的山无穷无尽,千变万化却规模相似。比起这座山来更为奇绝,磊落峭拔仿佛加了神功。我来到这里时正是八九月份,半山之上已是白雪皑皑。山前草木暖如春,山后的衣衾却冷如铁。
注释
- 金山东畔:金山与阴山的地理位置。
- 千岩万壑:形容山峦重叠,沟壑纵横。
- 溪边乱石当道卧:溪边的乱石横在路上。
- 通轮蹄:指车马的车轮与马蹄。
- 二太子:指历史上某位太子,因战事而修建桥梁。
- 银山铁壁:形容山的坚固和巍峨。
- 参天松如笔管直:比喻松树高大挺拔。
- 羊肠孟门:指险峻的小路。
- 河南海北:指地理位置的辽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希夷,号洞霄子,著名道士和诗人,元代著名的道教领袖之一,因其游历广泛而闻名。丘处机也是全真教的创始人之一,倡导道教与儒释的结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丘处机的西行旅途中,反映了他游历的见闻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感慨。通过描绘壮丽的山川,丘处机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理解和对自然的崇敬。
诗歌鉴赏
《自金山至阴山纪行》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诗作。诗中展现的壮美山川,既有宏伟的银山铁壁,也有细腻的溪流与松林,形成鲜明的对比。丘处机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传达了他对生命、道教的思考,以及在旅途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
诗的开头部分,丘处机描绘了自金山到阴山的艰难旅程,溪水和乱石的阻碍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而后,诗人通过对日出、月明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神奇与变化,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参天的松树和空寂的环境更是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使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哲理。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对道教修行的一种感悟。丘处机通过对山水的观察,反思人生的意义,展现了道教哲学中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诗的最后,描述了寒暖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变化无常,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金山东畔阴山西:金山位于阴山的东边,说明地理位置。
- 千岩万壑横深溪:形容山川沟壑纵横,溪水流淌。
- 溪边乱石当道卧:溪边的石头横卧在路上,形成障碍。
- 古今不许通轮蹄:古往今来都无法通行。
- 前年军兴二太子:指前年因战事而修建的桥梁。
- 修道架桥彻溪水:为修道而架设桥梁。
- 今年吾道欲西行:今年我计划向西行进。
- 车马喧阗复经此:车马的喧闹声再次经过这里。
- 银山铁壁千万重:银山如铁壁般重重叠叠。
- 争头竞角誇清雄:争相展现其雄伟。
- 日出下观沧海近:日出时从低处看沧海近在咫尺。
- 月明上与天河通:月明时在高处与天河相通。
- 参天松如笔管直:松树高大如笔管般直立。
- 森森动有百馀尺:密集得高达百余尺。
- 万株相倚郁苍苍:万树相倚,郁郁葱葱。
- 一鸟不鸣空寂寂:没有鸟鸣,显得空寂。
- 羊肠孟门压太行:羊肠小道压在太行山上。
- 比斯大略犹寻常:比起这里的险峻,似乎也不过寻常。
- 双车上下苦敦攧:双车在上下的路上艰难前行。
- 百骑前后多惊惶:骑马的人前后都感到惊慌。
- 天海在山头上:天海在山的顶部。
- 百里镜空含万象:百里镜中包罗万象。
- 悬车束马西下山:悬挂的车马向西下山。
- 四十八桥低万丈:四十八座桥低得如万丈深渊。
- 河南海北山无穷:河南与海北的山无尽无穷。
- 千变万化规模同:千变万化却规模相似。
- 未若兹山太奇绝:比起这座山来更为奇绝。
- 磊落峭拔加神功:磊落峭拔仿佛加了神功。
- 我来时当八九月:我来到这里时正是八九月份。
- 半山已上皆为雪:半山之上已是白雪皑皑。
- 山前草木暖如春:山前的草木暖如春。
- 山后衣衾冷如铁:山后的衣衾却冷如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参天松如笔管直”,通过比喻加强松树的高大。
- 对仗:如“日出下观沧海近,月明上与天河通”,形成了整齐的对称。
- 夸张:如“银山铁壁千万重”,强调了山的巍峨。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哲理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壮丽景观的描绘,展现了道教文化中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同时也反映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诗中蕴含着对生命的感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山:象征着富饶与美丽。
- 阴山:代表着险峻与神秘。
- 乱石:象征着旅途的艰辛与阻碍。
- 松树:象征着坚韧与生命力。
- 雪:象征着冷静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丘处机的《自金山至阴山纪行》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战争
- B. 自然景观
- C. 人生哲理
- D. 都是
- 答案:B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参天松如___直”。
- 答案:笔管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银山铁壁千万重”是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对/错)
- 答案: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描绘自然景观和人生感悟。
- 《望庐山瀑布》(李白):同样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观。
诗词对比
- 《自金山至阴山纪行》 vs 《登高》:
- 都描绘了自然景观,但丘处机更加强调旅途的艰辛与道教哲理,而杜甫则更侧重于人生的感怀与忧患。
参考资料
- 相关书目:
- 《丘处机文集》
- 《元代诗词研究》
- 《道教文化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