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图》

时间: 2025-01-01 15:42:44

咸阳西距玉门关,万里征人惮往还。

此别尊前须尽醉,相逢俱是鬓毛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关图
咸阳西距玉门关,
万里征人惮往还。
此别尊前须尽醉,
相逢俱是鬓毛斑。

白话文翻译:

咸阳的西边是玉门关,
万里征途让人不敢轻易往返。
在这分别的时刻,酒杯前我们必须痛痛快快地喝一醉,
再相逢时,恐怕大家都已白发苍苍。

注释:

字词注释:

  1. 咸阳:古代秦朝的都城。
  2. 玉门关:古代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
  3. 征人:出征的士人或旅人。
  4. 倦:疲惫、惮于。
  5. 此别:指即将分别的时刻。
  6. 尊:酒杯,古时的酒器。
  7. 鬓毛斑:指白发,形容年老。

典故解析:
“玉门关”与“咸阳”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地理名词,代表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重要关口,体现了战争与离别的悲壮。这首诗通过提及这些地名,勾起了人们对远方的思念和对离别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载,元代诗人,字希孟,号云峰,生于元末,卒于明初。其诗风受到唐诗的影响,注重意境和情感的表达,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阳关图》创作于元末,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境和对家国的思考。

诗歌鉴赏:

《阳关图》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图景,传达出诗人对远行者的深切关怀和对逝去岁月的无奈。开篇以“咸阳西距玉门关”引入,既呈现了地理上的距离,也隐喻了心灵上的隔阂,表达了对征人的思念之情。“万里征人惮往还”,更是突显了征途的艰难,使人不敢轻易返回,仿佛行路者面临的困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还有心灵上的归属感的缺失。接着,诗人转到分离的情绪,提到“此别尊前须尽醉”,显示了对即将分别的无奈与伤感,劝诫人们在分别之际尽情饮酒,尽情享受最后的相聚时光。最后一句“相逢俱是鬓毛斑”则将时间的无情与岁月的流逝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到人生如梦,白发苍苍的时光令人唏嘘。整首诗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离别的悲伤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咸阳西距玉门关:咸阳是古代秦朝的都城,玉门关则是通往西域的重要关口,开头便设定了一个地理背景,暗示着距离和离别。
  2. 万里征人惮往还:征人指的是出征的士人,万里征途让人感到疲惫和不安,强调了行路的艰难。
  3. 此别尊前须尽醉:在分别的时刻,劝说朋友们在酒杯前尽情地饮酒,寓意着珍惜当下,享受离别前的欢聚。
  4. 相逢俱是鬓毛斑:再相逢时,大家都已白发,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鬓毛斑”用来象征衰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时间的无情。
  • 对仗:“万里征人惮往还”与“此别尊前须尽醉”形成对比,前者是离别的艰辛,后者是相聚的欢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折射出人们在面对离别时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咸阳: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沉淀。
  2. 玉门关:代表着远方与梦想,同时也暗示着离别与孤独。
  3. :象征着友情和欢聚,反映出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4. 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咸阳西距玉门关”中的“玉门关”指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关口?
    A) 汉朝
    B) 隋朝
    C) 秦朝
    D) 唐朝

  2. “相逢俱是鬓毛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失落
    C) 愤怒
    D) 哀伤

  3. 诗中提到的“此别尊前须尽醉”,意在劝说朋友怎样做?
    A) 不必喝酒
    B) 尽情享受相聚时光
    C) 提前离开
    D) 互相道别

答案:

  1. C) 秦朝
  2. D) 哀伤
  3. B) 尽情享受相聚时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别》:同样表达离别与友情。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突出思乡与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对比《阳关图》和李白的《送别》,二者都涉及离别的主题,但《阳关图》更侧重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而《送别》则更注重于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期盼。两者在情感表达和意象构造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离别情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元代诗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4. 《元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