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1-19 15:49:04

赵州勘破老婆时,恰似青春三月里。

陌上游人争看花,鹧鸪啼处谁相委。

意思解释

颂古三首 其二

作者: 释文观 〔宋代〕


原文展示:

赵州勘破老婆时,
恰似青春三月里。
陌上游人争看花,
鹧鸪啼处谁相委。


白话文翻译:

赵州禅师在揭示真理的那一刻,
就像春天三月的温暖时节。
路上的游人们争相观赏花朵,
却不知在鹧鸪啼鸣的地方,谁会倾诉情感。


注释:

  • 赵州: 指赵州从谂,是唐代著名的禅师,以其机智和幽默著称。
  • 勘破: 指看破、领悟。
  • 老婆: 在此指的是世俗的事物或障碍。
  • 恰似: 正如、就像。
  • 陌上: 路边。
  • 游人: 游玩的人。
  • 争看花: 形容游人们兴致高涨,争相观看春花。
  • 鹧鸪啼: 鹧鸪的鸣叫声,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气息与情感。

典故解析:

赵州从谂是中国禅宗的一位重要人物,以其对人生真谛的深刻理解而闻名。诗中提到的“老婆”可以视作对世俗的隐喻,表达出对人生烦恼的看透与超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文观,宋代禅宗诗人,作品多以禅理为主题,融合了哲理与自然美。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时节,诗人通过赵州从谂的智慧,借春花盛开的意象,传达对生命的深刻领悟。


诗歌鉴赏:

本诗以赵州从谂的领悟为中心,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思考。开篇以“赵州勘破老婆时”引入,展现了禅师看破红尘的智慧,暗示着对世俗情感的超脱。接着“恰似青春三月里”用春天的美好来映衬这种领悟的美丽与宁静。春天是生命的象征,意味着希望与新生,诗人在此用来比喻智慧的觉醒。

后两句“陌上游人争看花,鹧鸪啼处谁相委”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游人在花丛中争相观看,反映了人们对表面美好的追逐,而在鹧鸪啼鸣的地方,隐喻着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孤独,提示人们在繁华背后,往往忽视了内心真正的声音。

整首诗简洁却富有深意,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对比,展现了禅宗的哲理与诗人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赵州勘破老婆时: 赵州从谂在瞬间看破了世俗的事物,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
  2. 恰似青春三月里: 比喻这种领悟如同春天般美好,象征生命的复苏。
  3. 陌上游人争看花: 描绘了游人们对美好表象的追逐,反映人们对外在事物的关注。
  4. 鹧鸪啼处谁相委: 提出在纷扰的外表下,内心的孤独与情感,暗示了对内心真实情感的忽视。

修辞手法:

  • 比喻: “恰似青春三月里”将领悟比作春天,富有生机。
  • 对比: 游人与鹧鸪的鸣叫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主题深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世俗烦恼的看破与超越,倡导人们在追求外在美好的同时,也应倾听内心的声音,寻找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 代表新生与希望。
  • 游人: 象征对外在事物的追求。
  • 鹧鸪: 代表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州从谂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追求名利
    • B. 看破世俗
    • C. 爱情的纠葛
  2. “恰似青春三月里”这句诗的意图是什么?

    • A. 表达对春天的热爱
    • B. 比喻领悟的美好
    • C. 描述游人的心情
  3. 诗中“陌上游人争看花”反映了什么?

    • A. 人们的欢快
    • B. 对外在的追求
    • C. 内心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望》杜甫

诗词对比:

  • 比较《颂古三首 其二》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而《颂古三首 其二》则更强调对世俗的看破与超越。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选》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