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赞船子和尚二首》

时间: 2025-01-08 00:48:07

此物由来不可名。

丝纶收去水波平。

长抱膝,可怜生。

谁共蓑衣卧月明。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渔父 赞船子和尚二首

作者: 张雨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此物由来不可名。
丝纶收去水波平。
长抱膝,可怜生。
谁共蓑衣卧月明。

白话文翻译:

这物件从来都无法用言语形容。
收起钓竿,水面便恢复平静。
我长时间抱着膝盖,似乎对生命感到怜惜。
谁能与我一同披着蓑衣,在月光下安卧?

注释:

  • 此物: 指渔具或钓鱼的活动,强调其神秘性。
  • 丝纶: 指钓鱼用的丝线,象征渔夫的工具。
  • 水波平: 收起钓竿后,水面恢复宁静,暗示宁静的心境。
  • 长抱膝: 表达一种沉思的姿态,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
  • 蓑衣: 渔夫的衣物,象征渔夫的生活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雨,元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渔父》作于元代,时代背景是元朝的社会动荡与文化交融。张雨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渔夫的生活为主题,展现了渔夫的宁静与淡泊。全诗通过对渔具的描写,引发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的亲近。诗中“此物由来不可名”一句,既表现了渔具的日常性,又隐含了对生活本质的追问,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丝纶收去水波平”,不仅描绘了渔夫收竿后的宁静,更象征着内心的平和。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同伴的渴望,渴望在宁静的夜晚与友人共同分享这份安详与恬淡。整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渔夫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深思,是一首既有情感又富有哲理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物由来不可名: 诗人开篇便设下悬念,渔具的神秘性引人深思。
  2. 丝纶收去水波平: 通过动作描写,表现出渔夫的生活状态。
  3. 长抱膝,可怜生: 抱膝的姿态,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
  4. 谁共蓑衣卧月明: 最后表达对友伴的渴望,渴望在宁静中共享这一刻。

修辞手法:

  • 比喻: 诗中的“此物”隐喻渔夫的生活方式及其对自然的理解。
  • 拟人: 水波的平静表现了内心的安宁。
  • 对仗: 诗句间的结构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渔夫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丝纶: 象征渔夫的生活,代表着自然与劳动的结合。
  • 水波: 代表宁静与内心的和谐。
  • 蓑衣: 代表渔夫生活的简朴与接近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此物由来不可名"中的“此物”指代什么? A. 渔夫
    B. 渔具
    C. 河流
    D. 夜空

  2. 诗中提到的“丝纶”是什么? A. 渔夫的帽子
    B. 钓鱼的丝线
    C. 渔船
    D. 鱼网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渴望
    C. 怒恨
    D.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 《渔父》 vs. 李白《早发白帝城》: 两者均表现出对自然的向往,但《渔父》更侧重于渔夫的生活哲学,而李白的作品则强调人生的短暂与追求自由的精神。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