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纫草成春服,汲湘供晚炊。
人间风浪险,醉里几曾知。
白话文翻译
将草编织成春天的衣服,从湘江汲水为晚餐烹饪。
人间的风浪多么危险,醉酒中又有几人能够知晓。
注释
- 纫草:用草编织,指用草制成衣服。
- 成春服:春天的衣服,象征着温暖和新生。
- 汲湘:从湘江中汲水,湘江是中国的一条著名河流,水质清澈。
- 晚炊:晚上的炊事,指准备晚餐。
- 风浪险:世间的风浪比喻生活中的艰险与变幻。
- 醉里几曾知:醉酒之中,几人能够意识到这些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无(原名不详),生活在元代,是一位诗人。其诗作以自然为题材,常表现渔民生活和自然风光,风格质朴而富有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渔舟之上,诗人借渔父的生活感叹人间的艰辛与不易,体现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艰难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父》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渔父的日常生活,同时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纫草成春服”,通过对渔父纫草编织衣服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传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接着“汲湘供晚炊”,描绘了渔父在河边汲水,为家人准备晚餐的情景,反映出一种温馨的家庭氛围。然而,诗的后两句则转向了对人世间艰险的思考,特别是“人间风浪险,醉里几曾知”,揭示了生活的无常和人们在醉酒中对生活苦难的无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渔父生活的描绘,也有对人生风浪的警醒,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纫草成春服:用草编织成春天的衣服,表达了渔父的朴素生活和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 汲湘供晚炊:从湘江汲水,准备晚餐,表现了生活的平淡与温馨。
- 人间风浪险:提到生活中的不易,暗示人生的艰辛与波折。
- 醉里几曾知:反映出人们在醉酒中对生活艰辛的无知与麻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艰难比作“风浪”,形象生动。
- 对仗:如“纫草成春服,汲湘供晚炊”,工整而有韵律感。
- 象征:春服象征着生机与希望,而风浪则象征着生活的挑战。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渔父生活的描绘以及对人间艰险的思考,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朴素生活的珍惜,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哲理性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象征朴素与自然,代表渔父的劳动与生活。
- 湘水:象征生命的源泉,传递出自然的美好与生活的需要。
- 醉:象征逃避与麻木,反映出对现实的无知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纫草成春服”中的“纫草”是什么意思?
- A. 用草编织
- B. 用花编织
- C. 用丝绸缝制
- D. 用木头制作
-
“汲湘供晚炊”中的“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长江
- B. 黄河
- C. 湘江
- D. 珠江
-
诗中提到的“人间风浪险”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生活的安逸
- B. 生活的艰难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情的珍贵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歌子》——张志和
- 《江上渔者》——杜甫
诗词对比
《渔父》与《江上渔者》都以渔民生活为主题,但前者更侧重于对生活艰难的哲理思考,而后者则表现出渔民的乐观与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诗人研究》
- 相关论文及学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