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行》
时间: 2025-01-01 13:45: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杀虎行
作者:杨维桢
刘平妻胡氏,从平戍零阳。
平为虎擒,胡杀虎争夫。
千载义烈,有足歌者,为赋是章。
夫从军,妾从主。
梦魂犹痛刀箭瘢,况乃全躯饲豺虎。
拔刀誓天天为怒,眼中於菟小于鼠。
血号虎鬼冤魂语,精光夜贯新阡土。
可怜三世不复仇,泰山之妇何足数?
白话文翻译
刘平的妻子胡氏,跟随丈夫驻守在零阳。
刘平被老虎抓住,胡氏为了争夺丈夫而杀死了老虎。
千年之后仍有人赞颂这样的义烈,特地为此赋予此诗章。
丈夫出征,妻子只得等待在家。
梦中仍然痛苦着刀伤箭痕,何况是全身都成为豺狼的食物。
拔刀誓言要为丈夫报仇,眼中老虎比起鼠儿还要渺小。
血泪呼号,似乎在与冤魂交谈,夜色中光芒照亮了新的墓土。
可怜三世都没有复仇,泰山之妇又算得上什么呢?
注释
- 刘平:诗中的主人公,因被虎擒而引发了妻子的复仇故事。
- 胡氏:刘平的妻子,象征着女性在战争与牺牲中的坚韧。
- 零阳:指地名,表示刘平驻守的地方。
- 刀箭瘢:指战斗中留下的伤痕,反映了女性对丈夫的思念和痛苦。
- 於菟:指老虎,象征着凶狠与危险。
- 冤魂:指被杀的老虎或因虎而死去的灵魂,表达了对冤屈的同情。
- 三世:表达了复仇的漫长与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字子云,号阮亭,浙江杭州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以其诗歌和散文而闻名,是元代文学的重要代表。杨维桢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女性命运的关注,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
创作背景
《杀虎行》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战争频繁,民生困苦。诗人通过胡氏杀虎的故事,表现了女性在战争背景下的坚韧与不屈,同时也隐喻了对社会不公与暴力的控诉。
诗歌鉴赏
《杀虎行》通过胡氏杀虎的故事,传达了深厚的情感与对义烈精神的歌颂。诗中,胡氏为保护丈夫而勇敢地与老虎搏斗,体现了女性在家国情怀与爱情面前的无畏精神。这种情感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勇气,更是对历史上众多无名英雄的礼赞。
整首诗情感真挚,简单而深刻的语言中蕴含着复杂的情感,既有对丈夫的爱与思念,也有对复仇的渴望和对命运的无奈。诗人在描绘胡氏英勇形象的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战乱中的悲惨命运,令人感慨。
此外,诗中对梦境的描写,强化了胡氏内心的痛苦与挣扎,表现出一种深刻的女性意识。整首诗在激昂的情绪中,展现了对生命、爱情和复仇的思考,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刘平妻胡氏,从平戍零阳:开篇交代了人物和背景,胡氏随丈夫刘平驻守边疆。
- 平为虎擒,胡杀虎争夫:刘平被虎抓,胡氏为争夺丈夫而勇敢杀虎,展现了她的决心与勇气。
- 千载义烈,有足歌者,为赋是章:诗人感慨历史上这样的义烈精神值得歌颂。
- 夫从军,妾从主:丈夫征战,妻子守家,反映了传统的男女分工与角色。
- 梦魂犹痛刀箭瘢,况乃全躯饲豺虎:即使在梦中,胡氏仍然感到痛苦,现实的残酷让她倍感绝望。
- 拔刀誓天天为怒,眼中於菟小于鼠:胡氏誓言报仇,表达了她的愤怒与无畏。
- 血号虎鬼冤魂语,精光夜贯新阡土:血泪呼号,意象深刻,似乎和冤魂对话,表现对死者的哀悼。
- 可怜三世不复仇,泰山之妇何足数:结尾感慨复仇无门,反映出无奈与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虎比作敌人,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与威胁。
- 拟人:将冤魂与血号化为有情感的存在,增强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夫从军,妾从主”,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对称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胡氏的故事,探讨了女性在战争中面临的困境与挑战,表达了对勇敢精神的赞美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歌不仅关注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社会对于女性的期望与限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象征着凶狠与挑战,代表着外来的威胁。
- 刀箭瘢:代表着战争带来的伤痛与牺牲,寓意深刻。
- 冤魂:象征着未能报仇的灵魂,反映出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杀虎行》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维桢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胡氏为了什么而杀虎?
- A. 保护家园
- B. 报仇
- C. 为了生存
- D. 为了争夺丈夫
-
诗中提到的“泰山之妇”指代什么?
- A. 以往的英雄女性
- B. 泰山的地理位置
- C. 杀虎的女性
- D. 没有复仇的女性
答案
- B
- D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蛇传》:同样涉及爱情与牺牲的主题。
- 《长恨歌》:表达对爱情及其悲剧的思考。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描写了思乡之情,但侧重于个人情感,而《杀虎行》则更多地关注女性的勇气与社会责任。
- 《赤壁赋》(苏轼):同样使用了历史背景,但《杀虎行》更强调个人命运与复仇。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歌选》
- 《杨维桢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