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西江月 寿王中丞
原文展示:
梅萼暗传春信,菊枝尽傲霜威。
风姿元与岁寒期,况是小春天气。
翠实调羹未晚,秋香添寿多宜。
高名北海旧蟠螭,未似东山雅意。
白话文翻译:
梅花的嫩芽悄悄地传递着春天的消息,菊花的枝条在寒霜中依然傲然挺立。
它的风姿本来与岁寒相契,何况现在正值小春时节。
翠绿的果实调制成羹汤也未曾太晚,秋天的香气更能增添长寿的美好。
他的高名如同北海的老蛟龙,无法比拟东山的雅致情趣。
注释:
- 梅萼:梅花的新芽,象征春天的到来。
- 春信:春天的信号,暗示着春天的来临。
- 菊枝:菊花的枝条,象征坚韧和傲骨。
- 霜威:寒霜的威严,表现出严寒的环境。
- 小春:农历二月,气候渐暖的季节。
- 翠实:指绿色的果实,寓意着丰收和希望。
- 调羹:指用来盛汤的器具,这里比喻生活的滋味。
- 秋香:指秋天的香气,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 高名:指名声和声望。
- 北海:指北海,古时以其广阔著称,形容人的声名远扬。
- 蟠螭:形容神话中的龙,象征高贵和力量。
- 东山:指东山高洁的隐士,寓意雅致和清高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恽(约1280-1350),字子明,号东溪,元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咏物抒情,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西江月·寿王中丞》写于王恽为友人祝寿之际,表达了对友人长寿的祝福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反映出元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通过梅花和菊花的描写,表现出春天的气息与寒冬的对比,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朋友的祝福。梅萼暗传春信,菊枝尽傲霜威,开篇即用梅花和菊花象征坚韧和生机,暗示着春天的到来,表现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诗中提到的“风姿元与岁寒期”更是体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思考,岁寒之中,风姿犹存,人生的意义在于坚持和奋斗。
接着,诗人转而提到“翠实调羹未晚”,不仅强调了丰收的期盼,更是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最后两句提及“高名北海旧蟠螭”,以此来对比东山隐士的高洁,表达出对真正雅致生活的向往。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出王恽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梅萼暗传春信:梅花的芽悄悄传递着春天的气息,暗示春天的到来。
- 菊枝尽傲霜威:菊花的枝条在严寒中依然保持高傲,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风姿元与岁寒期:风姿本来就与岁寒相契合,表达了自然的和谐。
- 况是小春天气:更在于现在正值小春时节,气候渐暖。
- 翠实调羹未晚:绿色的果实调制羹汤也尚未太晚,寓意着生活的滋味和丰收的时机。
- 秋香添寿多宜:秋天的香气更能增添长寿的美好,表现出对长寿的祝愿。
- 高名北海旧蟠螭:他的高名如同北海的老蛟龙,象征高贵和声望。
- 未似东山雅意:无法比拟东山的雅致情趣,强调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比:梅花与菊花的对比,表现出不同的生命力和坚韧。
- 比喻:将高名比作北海的蟠螭,通过神话象征表现出人名声的远扬。
- 拟人:将梅萼和菊枝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春天的生机和对生命的珍视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长寿的祝愿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萼:象征春天的到来,代表着希望和生机。
- 菊枝:象征坚韧和高洁的品格,代表着不屈的精神。
- 翠实:象征丰收的喜悦,寓意生活的美好。
- 秋香:象征成熟和丰盈,代表着长寿和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梅萼暗传春信”中“梅萼”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果实
C. 一种树木 -
诗中提到的“菊枝尽傲霜威”想要表达什么?
A. 菊花在严寒中依然坚韧
B. 菊花在春风中开放
C. 菊花已经凋零 -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什么?
A. 友谊与长寿
B. 孤独与悲伤
C. 战争与和平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王恽的《西江月》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前者侧重于对生命的热爱与祝福,后者则强调自然的滋润与人间的温情,两者都展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恽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