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尽日荷锄治圃,有时捉杖寻泉。
山翁招我坐桥边,笑指菊花开遍。
隔岸重重竹树,近溪点点潭烟。
滩头流下小鱼船,转过芦花不见。
白话文翻译:
整天在田里劳作,有时拿着拐杖去寻觅泉水。
老山翁招我坐在桥边,微笑着指着开满菊花的地方。
对岸重重的竹树,近溪的水面上点缀着淡淡的雾气。
滩头流下的小鱼船,转过芦苇花就不见了。
注释:
- 荷锄:指的是用锄头耕作。
- 治圃:治理菜圃,指的是农田管理。
- 捉杖:指拿着拐杖,象征着老年人。
- 山翁:山中的老者,代表自然中悠闲生活的人。
- 菊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丰收。
- 竹树:竹林,代表自然环境的清幽。
- 潭烟:溪水上升起的烟雾,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 滩头:水边的沙滩。
- 小鱼船:指在溪流中漂流的小船。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与高洁、清雅相连,尤其在秋天时分有“菊花盛开”的意象,常被用来象征坚韧与不屈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程馞(生卒年不详),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以田园生活、自然景色为题材,表达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的一个秋天,作者可能在田间劳作之余,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借景抒情,表达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诗歌鉴赏:
《西江月·秋兴》是一首田园诗,作者通过描绘秋日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整首诗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秋天的美丽,展现了山水的和谐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尽日荷锄治圃”的描写,展示了农耕的劳作,而“山翁招我坐桥边”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老人的招呼让人感到温暖和亲切。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特别是“笑指菊花开遍”,不仅描绘了秋天的丰收,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满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写了整日辛勤耕作的情景,表现了作者的务实与对生活的认真态度。
- 第二联通过老者的招呼,体现了人际间的和谐与友好,展现了乡村的温情。
- 第三联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热爱。
- 第四联则通过小船的消失,表达生活的流逝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诗意的意境。
- 拟人:老山翁的招呼使得自然更具人情味。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使得整首诗更加工整、优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田园生活的热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递出一种宁静、愉悦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荷锄:象征着勤劳与奋斗。
- 菊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丰收。
- 竹树:象征着自然的清幽与宁静。
- 小鱼船: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生活的瞬息万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王维
- B. 程馞
- C. 李白
-
“尽日荷锄治圃”中的“荷锄”是什么意思?
- A. 拿着锄头
- B. 拿着锹
- C. 拿着锄刀
-
诗中提到的“山翁”指的是哪个角色?
- A. 农民
- B. 老人
- C. 渔夫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写自然与生活的关系。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鹿柴》:同样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更侧重于山水的静谧与内心的平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程馞研究》
- 《田园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