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谷关》

时间: 2025-01-01 21:12:47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

灵迹才辞周柱下,

祥氛已入函关中。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函谷关
宋之问 〔唐代〕

至人识仙风,瑞霭丹光远郁葱。
灵迹才辞周柱下,祥氛已入函关中。
不从紫气台端候,何得青华观里逢。
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仙道和理想境界的场景。诗中提到“至人”,指的是那些识得仙风的人,周围的瑞气和丹光显得格外远大而浓郁。灵异的迹象才刚刚从周柱下消失,祥和的气氛已经进入了函谷关中。如果不在紫气的台上等待,怎么能在青华观中相遇呢?我想拜访骑牛寻宝的高人,希望能随同白鹤的驾驭,游遍瑶池的天空。

注释:

  1. 至人:指达到最高境界的人,通常与道教有关。
  2. 仙风:指仙人的气息或风范。
  3. 瑞霭:瑞气的云气,象征吉祥。
  4. 丹光:赤红的光辉,常与道教仙境相关。
  5. 灵迹:灵异的踪迹,指神仙的踪迹。
  6. 周柱:在这里可能指代某个特定的地方或意象。
  7. 祥氛:和谐而吉利的气氛。
  8. 紫气:道教中象征吉祥的气体。
  9. 青华观:道教名观,象征长生不老的理想境界。
  10. 乘牛求宝箓:骑牛寻求道教的宝物和法箓。
  11. 鹤驾:指常与长生、超脱相关的白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字子京,号青莲,唐代诗人,生于616年,卒于669年。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著称,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和道教思想为题材,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函谷关》写于作者游历函谷关期间,表现了他对仙道的追求与向往,体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影响。

诗歌鉴赏:

《函谷关》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厚的道教哲理,展示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向往。诗的开头通过“至人识仙风”引入了一个理想化的境界,描绘了一个充满瑞气和光辉的场景,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接着,提到“灵迹才辞周柱下”,暗示着人们在追寻精神和理想的过程中,灵性和超脱的身影是时常闪现的。

诗中“祥氛已入函关中”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和谐氛围的存在,仿佛在说,进入函谷关便是接近仙境的开始。而“紫气台端候”与“青华观里逢”的对比,则表现出追求的艰辛与理想的渴望。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仙道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思考。

最后两句“欲访乘牛求宝箓,愿随鹤驾遍瑶空”,通过具体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脱与理想生活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追求与向往的情感。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道教文化的热爱与哲思,给人以深刻的启发与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至人识仙风:至人,达到高境界的人,识得仙风(理想境界的气息)。
  2. 瑞霭丹光远郁葱:瑞气与丹光远远地笼罩着,显示出一种生机与繁荣。
  3. 灵迹才辞周柱下:灵异的踪迹刚刚从周柱下消失,暗示着神仙的存在。
  4. 祥氛已入函关中:祥和的气氛已经涌入函谷关,象征着进入了一个理想的境地。
  5. 不从紫气台端候:如果不在紫气的台上等待,那就无法相遇于青华观。
  6. 何得青华观里逢:没有在理想等待,自然无法在青华观中相逢。
  7. 欲访乘牛求宝箓:想要拜访骑牛的高人,寻求道教的法箓。
  8. 愿随鹤驾遍瑶空:希望能够随着白鹤的驾驭,游历崇高的瑶池天空。

修辞手法:

  • 比喻:把“至人”比作高人,描绘了理想化的人物形象。
  • 对仗:如“乘牛”与“随鹤”,形成了和谐的音韵效果。
  • 象征:瑞霭、丹光、紫气等意象象征着理想、福泽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超脱、追求理想境界的渴望,通过对自然与道教文化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追求自由与精神升华的情感基调,反映了古代文人对道教理想的向往与探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至人:象征理想中的智者与道德高尚的人。
  2. 瑞霭:象征吉祥的气息,代表着美好的预兆。
  3. 丹光:象征着神秘与光辉,传达出一种超凡的感觉。
  4. 灵迹:象征着神秘的力量与灵性的存在。
  5. 紫气:象征着吉祥与长生的愿望。
  6. 青华观:象征着理想境界与追求长生的道教文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至人”指的是谁? A. 普通人
    B. 达到高境界的人
    C. 诗人自己

  2. “瑞霭丹光”所体现的意象是? A. 黑暗
    B. 吉祥与光辉
    C. 平淡

  3. 诗人希望随谁驾游遍瑶空? A. 龙
    B. 鹤
    C. 牛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1. 《登高》- 杜甫:同样表现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但更体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2. 《静夜思》- 李白: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理想的向往,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文学史》
  • 《道教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