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
时间: 2025-01-04 09:29: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塞上 黄滔 〔唐代〕 塞门关外日光微,角怨单于雁驻飞。 冲水路从冰解断,逾城人到月明归。 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 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
白话文翻译: 边塞的关口外阳光微弱,角声中充满了对单于的怨恨,大雁停留飞翔。 冲破冰冻的水路,人们穿越城池,直到月光明亮的夜晚才归来。 燕山的冬雪融化,金甲变得脆弱,秦苑的秋风使锦衣变得脆薄。 想要悼念昭君,心中倍感惆怅,汉朝的甥舅关系竟然破裂。
注释:
- 塞门:边塞的关口。
- 角怨:角声中表达的怨恨。
- 单于:古代匈奴的君主。
- 驻飞:停留飞翔。
- 冲水路:冲破冰冻的水路。
- 逾城:穿越城池。
- 燕山: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腊雪:冬雪。
- 销:融化。
- 金甲:金属制成的盔甲。
- 秦苑:秦地的园林。
- 脆锦衣:锦衣变得脆薄。
- 吊:悼念。
- 昭君:王昭君,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后嫁给匈奴单于。
- 甥舅:指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因昭君嫁入匈奴,故有甥舅之称。
诗词背景: 黄滔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争景象。这首《塞上》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和士兵的艰苦生活,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特别是对汉朝与匈奴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自然环境和士兵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边塞的荒凉和士兵的孤独。诗中“塞门关外日光微”和“燕山腊雪销金甲”等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边塞的寒冷和荒凉,而“角怨单于雁驻飞”和“欲吊昭君倍惆怅”则表达了士兵对战争的怨恨和对历史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解析:
- 首联:通过“塞门关外日光微”和“角怨单于雁驻飞”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士兵的孤独,角声中充满了对单于的怨恨。
- 颔联:“冲水路从冰解断,逾城人到月明归”描述了士兵穿越冰冻的水路,直到月光明亮的夜晚才归来的艰辛。
- 颈联:“燕山腊雪销金甲,秦苑秋风脆锦衣”通过对燕山和秦苑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寒冷和士兵生活的艰苦。
- 尾联:“欲吊昭君倍惆怅,汉家甥舅竟相违”表达了对昭君的悼念和对汉朝与匈奴关系的思考,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燕山腊雪销金甲”中的“销”字,比喻金甲因冬雪融化而变得脆弱。
- 拟人:如“角怨单于雁驻飞”中的“角怨”,将角声拟人化,表达士兵的怨恨。
- 对仗:如“冲水路从冰解断,逾城人到月明归”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传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反思。诗中通过对士兵生活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士兵的孤独,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感慨,特别是对汉朝与匈奴关系的思考。
意象分析:
- 塞门:边塞的关口,象征着边疆的边界和士兵的孤独。
- 角怨:角声中表达的怨恨,象征着士兵对战争的怨恨。
- 燕山腊雪:燕山的冬雪,象征着边塞的寒冷和士兵生活的艰苦。
- 昭君:王昭君,象征着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角怨单于雁驻飞”中的“角怨”指的是什么? A. 角声中表达的怨恨 B. 大雁的叫声 C. 士兵的怨恨 D. 单于的怨恨
- 诗中“燕山腊雪销金甲”中的“销”字是什么意思? A. 销售 B. 融化 C. 消失 D. 损坏
- 诗中“欲吊昭君倍惆怅”中的“昭君”指的是谁? A. 王昭君 B. 汉元帝 C. 单于 D. 士兵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出塞》:同样描绘边塞生活,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对历史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昌龄《出塞》与黄滔《塞上》: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荒凉和士兵的孤独,但王昌龄的诗更多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而黄滔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边塞诗选》:收录了多首边塞诗,可以对比阅读,深入理解边塞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