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时间: 2025-01-10 02:08:14

彊翁语,傲兀故难双。

拔戟信能特地起,自余曹郐不成邦。

立派有西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江南
彊翁语,傲兀故难双。
拔戟信能特地起,
自余曹郐不成邦。
立派有西江。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望去,强壮的老翁说话,傲然自信,难以互相媲美。
拔起戟来,确实能够在特别的地方崭露头角,
而其他的地方,如曹郐,终究无法成就一个国家。
在西江的岸边,立下了自己的派系。

注释:

  • 彊翁:强壮的老翁,意指年长而有力的人。
  • 傲兀:傲慢而高傲。
  • 拔戟:拔起戟,戟是一种古代兵器,象征着战斗力和威风。
  • 曹郐:古代地方名,意指不成气候的地方。
  • 立派:建立自己的派系或门派。

典故解析:

  • 曹郐:源于中国历史,曹郐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象征着微不足道的地方,暗示诗中提到的地方无法与强大的力量或影响力相提并论。
  • 西江:地理名词,代表着江南水乡的美丽与富饶,暗含诗人对江南的热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卢前,近代诗人,生于清末,长期生活于南方,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风格多样。
  •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江南的景象,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强大力量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望江南》以江南的自然风光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强壮的老翁以傲然自信的姿态,表达出诗人对强者的钦佩与对平庸之地的鄙视。诗中“拔戟信能特地起”一句,象征着勇气与力量,传达出一种渴望在特定环境中崭露头角的情感。而“自余曹郐不成邦”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对弱小而无力之地的批判。最后一句“立派有西江”,不仅是对江南的赞美,也隐含了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地方建立自己的影响力。这首诗通过强烈的对比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向往,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彊翁语,傲兀故难双”表达的是一个老翁的自信与强势,强调了他的独特性。
    • 第二句“拔戟信能特地起”通过拔戟这一动作,象征着勇敢与决心,表达了在特定环境中展现才华的期待。
    • 第三句“自余曹郐不成邦”则通过历史典故,讽刺那些无法成就大业的地方,显露出诗人的失望与批判。
    • 最后一句“立派有西江”则是对江南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向往。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语言更加工整有力。
    • 比喻:通过“拔戟”暗示勇气和力量,增添了诗的深度和层次。
  • 主题思想

    • 全诗主要表达了对强者的敬仰与对平庸的批判,同时也隐含了对江南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内心情感。

意象分析:

  • 强翁:象征着力量与自信,代表追求卓越的人物形象。
  • :象征战斗与勇气,表达了诗人渴望在特定环境中崭露头角的情感。
  • 西江:作为江南的象征,代表着美丽与富饶,反映出诗人对故乡的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彊翁”指的是: A. 强壮的老翁
    B. 年轻的战士
    C. 平庸的人
    D. 懦弱者

  2. “曹郐”象征的是: A. 富饶的土地
    B. 微不足道的地方
    C. 强大的国家
    D. 美丽的江南

  3. 诗中通过“拔戟”表达的情感是: A. 恐惧
    B. 自信与勇气
    C. 无奈
    D. 喜悦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同样描绘江南美景,表达对家乡的眷恋。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通过春江的景象,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望江南》与《江南春》在情感上均表现出对江南的热爱,但《江南春》更侧重于描绘春天的生机勃勃,而《望江南》则强调了个人的力量与抱负。这种情感上的差异使得两首诗各具特色,展示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主题。